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钩考的词语解释
钩考的意思
拼音:gōu kǎo    注音:ㄍㄡ ㄎㄠˇ
使用场景
钩考一词常用于教育领域,特别是在学生考试作弊的情况下。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不诚实和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可以用来提醒学生遵守考试纪律和道德规范。
例句
1. 他因为钩考被学校开除了。2. 老师严厉地警告我们不要钩考。
基本含义
指考试时作弊或作假。
基本解释

亦作“钩攷”。探求考核。《周礼·天官·司会》“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 汉 郑玄 注:“逆受外鉤考之。” 孙诒让 正义:“《鬼谷子·权篇》 陶弘景 注云:‘求其深微曰鉤。’《国语·晋语》 韦 注云:考,校也。鉤考亦谓鉤求考校之,察其是非也。”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自 景德 会计,至公始復鉤考财赋,尽知其出入。”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必钩攷文辞,强加笺解。” 章炳麟 《秦献记》:“然其律令在官,空为文具,终不鉤考,以致其诚。”
亦作“钩攷”。见“ 鉤考 ”。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考试和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临阵磨枪”和“螳臂当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钩考,因为作弊是不对的。2. 初中生:我们班有些同学钩考,但他们最终都受到了惩罚。3. 高中生:钩考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它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成就感。
故事起源
钩考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汉字的含义和用法组合而成的。钩字表示曲折、弯曲的形状,而考字则表示考试。结合在一起,钩考形象地描绘了考试中不正当行为的行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钩考”形象化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考试中使用钩子偷看答案或伪造考试结果的场景。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方式。
词语结构
钩考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钩考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钩”和“考”两个汉字组成。在中国文化中,考试被视为评估一个人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钩考则指的是在考试中使用非法手段,例如作弊或作假,以获得不正当的成绩。这个成语的使用通常带有贬义和批评的意味。
(0)
诗文中出现“钩考”的诗词

蜀石经残本歌

嬴秦焚经传二世,孟蜀尊经传二世。

腐儒苦怨天梦梦,天眷原不私文字。

我观广政经,成一百十二。

?翠墨未完,蜀社置毋家,百万黄金钱。

但为新朝儒学地,先石后木劳手民,到今石木无一存。

盲左诗礼出炱朽,捃拾旧数赵黄陈。

庐江刘翁欧赵选,收揽《周官》及三传。

艺风师是今柳东,钩考异同泐成卷。

我徒见跋未见经,骨不可揣从声听。

经兴经废等亡国,樊榭诗在吾听荧。

年衰才退奈此石经何,西望蜀碧年年多。

(0)

送陈思可主簿赴进贤任

一别十五年,倏忽若昏旦。

相逢京城中,幸脱戎马乱。

宦游我何成,鬓发子巳换。

留连一尊酒,寂寞四门馆。

剪烛听寒雨,话旧过夜半。

居然消百忧,莞尔成一粲。

维子才且贤,文采甚焕烂。

起从有道徵,国光方纵观。

谓宜寘馆阁,鸿猷藉宣赞。

如何奉明命,钩考亲吏案。

黎庶乃邦本,疾痛资抑按。

要将远犹敷,可以小邑玩。

心怀简书畏,迹逐萍梗散。

席挂遇顺风,潮生失远岸。昨夕簪云盍,今朝?还判。

后会复何时,临岐重嗟叹。

(0)

寄吴兴刘翰怡·其三

校书复何如,秋高风扫萚。

伪体重别裁,峰矗木摇落。

编摩孝绪录,钩考渔仲略。

古者官为师,私人无著作。

汉儒重家法,硁硁循绳削。

君家五原守,申左疑铸错。

世界弛文网,墨庄凤鸣铎。

定有古先民,罗拜天禄阁。

(0)

和读山海经·其十一

仙释本一机,如月在摽指。

因烦而领无,此事出生死。

内欲存中黄,外不遗践履。

三官倘钩考,虚皇信可恃。

(0)

道傍见乞士捕虱

夕阳拂西冈,黄淡映古道。

晚风吹高林,病叶落如扫。

饥人瘦于伞,俛默坐沙草。

扶危犹强兴,力备辄反倒。

还持蓝缕缝,委曲捕虱蚤。

视荒数抽空,杀缓或失脑。

悠然不能罢,似欲锐钩考

宁思百骸间,群蚁即入保。

傍行笑相顾,慧悟信难早。

噆伤乃知嫌,馁死岂谓好。

方为大销灭,而畏小苦恼。

何有就薪蒸,先愁稍枯槁。

衣青嗔骂贱,发白讳呼老。

与尔不同年,谁能共怀抱。

(0)

挽曾纪泽联

帝眷似范忠宣,若论折冲海外之功,规模特远;

文采比苏兵部,而于推步天象诸学,钩考尤精。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