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千里目的词语解释
千里目的意思
拼音:qiān lǐ mù    注音:ㄑㄧㄢ ㄌㄧˇ ㄇㄨˋ
基本解释

谓远望之目。 晋 孙楚 《之冯翊祖道诗》:“举翮抚 三秦 ,抗我千里目。” 唐 王之涣 《登鹳鹊楼》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醒来送归鴈,一寄千里目。”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眼光高远,能够看得远,洞察事物的本质。
详细解释
千里目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为千里之行的开始就是从脚下迈出第一步。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形容人具有远见和洞察力,能够看破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
使用场景
千里目常用于形容人的眼光高远,具有洞察力和远见,适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企业家的眼光,指其能够看到市场的潜在机会和趋势;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政治家的眼光,指其能够看到国家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趋势。
故事起源
千里目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史记》中的一段描述项羽的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将领,他在战国时期与刘邦争霸天下。故事中,项羽发现自己的军队在长途行军途中出现了士兵们疲惫不堪的情况,于是他发表了一篇激励士兵的演讲,其中包括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
词语结构
千里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形式为“形容词 + 名词”。
例句
1. 他是个千里目,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2. 这位企业家具有千里目,准确地把握住市场的变化。3. 她是个千里目,能够看到事情的发展趋势。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千里目这个成语:1. 制作卡片: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成语的拼音和含义,另一面写上例句和故事起源,反复阅读和复习。2. 联想记忆:将“千里”联想到远距离,将“目”联想到眼睛,形成一个形象的联想,帮助记忆。
3. 练习造句
通过多次练习造句,将成语运用到实际语境中,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一步学习千里目这个成语:1. 学习相关成语:了解其他与千里目相关的成语,如“一目了然”、“目光如炬”等,扩大词汇量。
2.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寻找其中使用的成语和引申意义。
3. 参与讨论和写作
参与讨论和写作活动,运用千里目这个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千里目,总能看到老师的小动作。2. 初中生: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千里目,用科学的眼光改变世界。3. 高中生:作为一名学霸,他拥有千里目,可以看到知识的边界。4. 大学生:我希望通过学习,培养自己的千里目,为社会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千里目”的诗词

夜奔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0)

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0)

甲辰腊日遣兴

腊里春前日日阴,西畴弥觉水云深。

梅边句好无人觅,竹外烟轻有鸟吟。

发兴合穷千里目,著书聊寄百年心。

翻云覆雨谁能问,纳纳乾坤古复今。

(0)

湖天一色

水色天光带晚晴,泓泓澄碧湛虚明。

欲看一镜涵秋影,不著微云点太清。

星斗外穷千里目,波澜中混古今情。

落霞孤鹜沧茫里,万顷潇湘画不成。

(0)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0)

冬日游览

步出城东门,试骋千里目

青山横苍林,赤日团平陆。

渭北走邯郸,关东出函谷。

秦地万方会,来朝九州牧。

鸡鸣咸阳中,冠盖相追逐。

丞相过列侯,群公饯光禄。

相如方老病,独归茂陵宿。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