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看一遍(表示审核)。
[构成]
动宾式:过|目
[例句]
值班名单已经排好;请你过目。(作谓语)
[同义]
寓目
- 英文翻译
1.look over (papers, lists, etc.) so as to check or approve
- 详细解释
◎ 过目 guòmù
[go over;look] 看一遍;看一看
请您过目!
我们有时候太急,写好了不再过目,结果出了差错。——《关于文风问题》
(1).经过眼前。 晋 张协 《杂诗》之二:“人生瀛海内,忽如鸟过目。” 宋 梅尧臣 《寄李献甫》诗:“城中岂无人,过目犹飞虫。”
(2).看一遍;看一看。《晋书·王接传》:“学过目而知,义触类而长。”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年数岁能诵《三都赋》、《五经指归》,过目便解。” 元 虞集 《元帅张献武王庙碑》:“王素敏悟,喜读书,过目輒识大义。”
(3).指审核。 阿英 《版本小言》:“不经过这些专家的过目,大价钱的书,他们是不敢收买的。”如:合同已草拟,请过目。
(4).略一顾瞻;用眼光扫视一下。 易宗夔 《新世说·宠礼》:“大将军 年羹尧 平 清海 归,势张甚,黄繮紫騮,絶驰道而行,王公以下,屈膝郊迎, 年 过目不平视。”
(5).“过目不忘”的略语。《宋书·王微传》:“聆琴闻操,輒有过目之能。”
- 基本含义
- 迅速阅读、浏览
- 使用场景
- 过目通常用于形容快速地阅读或浏览书籍、文件、文章或其他文字内容。它可以用来形容阅读速度快,但并不代表理解深度或阅读质量。
- 故事起源
- 过目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考生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以备考试之用。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考生们就采取了迅速浏览的方法,即过目。这个习惯逐渐形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快速地阅读。
- 词语结构
- 过目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动词短语,其中“过”表示经过、通过,“目”表示目光、眼睛。两个字结合在一起,表示通过目光迅速地阅读或浏览。
- 例句
- 1. 我只是过目了一下这份文件,还没有仔细阅读。2. 他一眼就能过目千言,阅读速度真是惊人。
- 记忆技巧
- 记忆成语过目的方法可以是将“过”字与“目”字联想在一起,想象自己通过目光迅速地阅读或浏览一本书。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和使用该成语来巩固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过目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阅读相关的成语,如过目不忘、目不忍睹等。这些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与阅读相关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了我一本新书,我过目一遍就知道这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2. 初中生:我考试前只能过目一遍课本,希望能记住足够多的知识点。3. 高中生:我对于这篇文章没有深入理解,只是过目而已。4. 大学生:在研究论文时,我需要过目大量的文献来寻找相关资料。5. 成年人:我对这份报告只是过目,还没有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