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表示谦虚谨慎的态度。
- 例句
- 1. 他的言谈举止总是布襦谦虚,让人很敬佩。2. 作为领导,他的布襦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谦虚、谨慎。
- 基本解释
布制的短衣。《北史·萧宝夤传》:“﹝ 宝夤 ﹞脱本衣服,著乌布襦,腰繫千许钱,潜赴 江 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勛 解甲服布襦而遁,收散卒才及三千人。” 胡三省 注:“襦,短衣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谦虚谨慎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兢兢业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布襦待人,不要傲慢自大。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进步。3. 高中生:在面试时,我要展现出自己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要保持布襦的态度,不夸夸其谈。4. 大学生:大学生要学会布襦待人,不仅要有自信,还要尊重他人的意见。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要时刻保持布襦的态度,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关心他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成语“布襦”出自《论语·学而篇》中的一句话:“君子不器。”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君子不器?”孔子回答:“君子谦虚谨慎,不像器物那样张扬自大。”后来人们就用“布襦”来形容人的谦虚谨慎的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布襦”联想为人穿着谦虚、朴素的衣服,表示他的谦虚谨慎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布襦
- 详细解释
- 布襦,古代指裳衣的下摆。比喻人言行谨慎,谦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