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文梓 wénzǐ
[Chinese catalpa with the streaks] 有斑文的梓木
长松文梓。——《墨子·公输》
- 详细解释
有文理的梓树,为良木美材。《墨子·公输》:“ 荆 有长松、文梓、楩枏、豫章。”《史记·滑稽列传》:“臣请以彫玉为棺,文梓为椁。”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兰茝以芬馨剪刈,文梓以含音受伐。” 明 宋濂 《田氏<哀慕诗集>序》:“其妇公 陈 君 本心 曰:‘是不可以无传也,将刻诸文梓。’”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楚 有长松、文梓、楠木、豫章。”
- 基本含义
- 指人才、学问等在某一领域内的集中体现。
- 使用场景
- 文梓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个领域内人才辈出、学问渊博,特别是在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学校、一个机构、一个团队或一个地区拥有许多优秀的人才或学者。
- 故事起源
- 文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传统。梓木是一种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的树木,常被用来制作书籍的木板。古代书院中常常使用梓木来制作书桌、书架等,以供学生学习读书。因此,文梓这个成语就借用了梓木的象征意义,用来形容学问的集中体现。
- 词语结构
- 文梓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所学校真是文梓之地,每个学生都有很高的学术造诣。2. 这个团队是个文梓,每个成员都是行业内的顶尖人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将“文”字与文化、学问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学校或团队中有很多学问渊博的人才。2. 将“梓”字与梓木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书架上摆满了书籍,象征着学问的集中体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梓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文人、学富五车等。也可以了解与文梓相关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深入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有好几个文梓,他们在各个科目都很优秀。2. 初中生:我梦想进入一所文梓之地的高中,与各个领域的优秀学生一同学习。3. 高中生:这个学院是个真正的文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学问。4. 大学生:我希望能够进入一个文梓之地的研究所,与顶尖的学者一同探索学术领域。5. 成年人:这个公司是个文梓,每个员工都是行业内的专家,非常有经验。希望以上内容对你学习和理解“文梓”成语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