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出自诗人白居易的《闻夜砧》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诗句出自《闻夜砧》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夜(cháng yè)的意思:指夜晚时间长,寓意困难、艰苦、煎熬的时刻。

得一(dé yī)的意思:得到一件宝贵的东西或成功的机会。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思妇(sī fù)的意思:指妇女对丈夫思念的心情。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无了(wú le)的意思:没有了解或没有办法,无法解决问题或结束局面。

一茎(yī jīng)的意思:指一根植物的茎,形容事物的数量极少。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出处
出自【唐朝代诗人白居易】的《闻夜砧》,如需查看“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闻夜砧》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上一句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下一句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八月九日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诗句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白居易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