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 出自诗人林鸿的《答马秀才》
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
诗句出自《答马秀才》  朝代:明   作者:林鸿

学书学剑事悠悠,况是栖迟未白头。

顾影夕阳空北望,惊心大火复西流。

乱山背水孤城晚,独树临关一叶秋。

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尺牍(chǐ dú)的意思:指书信、文书。

大火(dà huǒ)的意思:大火指的是火势很大、猛烈的火焰。在成语中,大火常常用来比喻情况紧急、危机临近。

独树(dú shù)的意思:独树是指独树一帜、独具特色,与众不同。

顾影(gù yǐng)的意思:顾念、牵挂回忆。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栖迟(qī chí)的意思:指人不安定,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搬迁或流连于外地。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山背(shān bèi)的意思:指在山的背面或背后,比喻隐藏在某个隐蔽的地方。

书学(shū xué)的意思:

(1).犹典籍。《后汉书·邓骘传》:“ 耿氏 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南史·后妃传上·韩兰英》:“妇人 吴郡 韩兰英 有文辞……及 武帝 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2).学习书法和字学;学习书法和字学的学校。《南史·王慈传》:“ 慈 ……少与从弟 俭 共书学, 谢凤 子 超宗 尝候 僧虔 ,仍往东斋诣 慈 。 慈 正学书,未即放笔。”《周书·艺术传·冀儁》:“时俗入书学者,亦行束脩之礼。”《新唐书·选举志上》:“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説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三》:“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説文》、《字説》、《尔雅》。”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三·古图书》:“书学之用大矣。篆之猎碣,则文石鼓;勒之鼎彝,则为款识;摹之范金,则为印章,然非浅学所能辩也。”
(3).关于汉字书法的理论。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学书(xué shū)的意思:学习读书和写字。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一叶秋(yī yè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变化或衰败。

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出处
出自【明朝代诗人林鸿】的《答马秀才》,如需查看“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答马秀才》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上一句
乱山背水孤城晚,独树临关一叶秋。
君亦尚为南郡客,遍题尺牍问穷愁。诗句作者介绍

林鸿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林鸿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