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 出自诗人王弘诲的《苏堤怀古》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
诗句出自《苏堤怀古》  朝代:明   作者:王弘诲

子瞻昔守杭,湖山赏佳丽。

截湖筑长堤,远接钱塘势。

环堤何所植,桃李兼松桂。

菁葱落镜中,苍霭没云际。

物象归馀清,萧然叶真契。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

君看堤上人,风流想遗憩。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湖山(hú shān)的意思:湖山是指湖泊和山脉,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观。

佳丽(jiā lì)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菁葱(jīng cōng)的意思:形容植物茂盛、繁荣,也用来比喻人才济济、充满活力。

可作(kě zuò)的意思:能够胜任某种职务或角色,有才能或本领。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投袂(tóu mèi)的意思:投袂是一个形容词语,指的是一个人因为愤怒、失望或无奈而把袖子投掷起来的动作。它表示对某种情绪的强烈表达。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云际(yún jì)的意思:指云彩在天空中飘浮的景象,用来形容云层密集、连绵不断。

真契(zhēn qì)的意思:真实的承诺或约定。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出处
出自【明朝代诗人王弘诲】的《苏堤怀古》,如需查看“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苏堤怀古》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上一句
物象归馀清,萧然叶真契。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下一句
君看堤上人,风流想遗憩。
逝者如可作,将期永投袂。诗句作者介绍

王弘诲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王弘诲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