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望庐山倚柁楼,半空宿霭未全收。
苍然五老独献状,似欲劝人求一游。
却望庐山倚柁楼,半空宿霭未全收。
苍然五老独献状,似欲劝人求一游。
半空(bàn kō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依托或没有实质内容的事物或情况。
柁楼(tuó lóu)的意思:指事物高大、雄伟壮观。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却望(què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怀不满意,希望得到更好的情况。
宿霭(sù ǎi)的意思:指夜晚的露水,也比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或沉淀而形成的智慧或学问。
五老(wǔ lǎo)的意思:指五位年长的长者,也可指五个有经验的人。
献状(xiàn zhuàng)的意思:
(1).谓观裸状之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三月丙午,﹝ 晋侯 ﹞入 曹 。数之,以其不用 僖负羈 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 惠栋 补注:“献状,谓观状也。先责其用人之过,然后诛观状之罪。”相传 晋文公 骈胁,而 曹公 曾近观其裸浴,故责其观裸状之罪。
(2).呈现某种形态;做出某种姿态。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简伟塞门,献状絳闕。”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岂与夫冠猴献状,评议其得失者哉!” 浦起龙 通释:“献状,媚态也。” 宋 黄庭坚 《胜业寺悦亭》诗:“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元 尹廷高 《雨中度江见海怪出没》诗:“江神唯识诗客意,故尔献状聊相娱。”
(3).投献的状纸。《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璩公 归去与婆婆説了。到明日写一纸献状来府中,郡王给与身价,因此取名 秀秀养娘 。”按,此指卖身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