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出自诗人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其十三》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诗句出自《偈颂十四首·其十三》  朝代:宋   作者:释宗杲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

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一乘入,目以为无作。

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

唯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

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

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彊言说,令汝舍邪见。

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二见(èr jiàn)的意思:指两次见面,第二次见面时对对方的印象更深刻。也可用于比喻再次见面时情感更加深厚。

二边(èr biān)的意思:指两边、两方面。

凡愚(fán yú)的意思:指一切愚昧无知的人

凡圣(fán shèng)的意思:指每一个圣人或名人都有不足之处,没有完美的人。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鼓山(gǔ shān)的意思:形容声音如雷鸣般响亮。

过量(guò liàng)的意思:指超过一定限度或数量,超过正常或合理的范围。

海底(hǎi dǐ)的意思:指深海的底部,也用来比喻事物隐藏的地方。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寂灭(jì miè)的意思:彻底消失或灭亡

及以(jí yǐ)的意思:用来表示超过某个范围或程度。

假名(jiǎ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名声或身份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量人(liàng rén)的意思:衡量一个人的品质或能力。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涅槃(nièpán)的意思:指佛教中的涅槃,意为熄灭痛苦,脱离轮回。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起用(qǐ yòng)的意思:指任用、使用。

取舍(qǔ shě)的意思:在做决策时,根据情况选择接受或放弃某些事物。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属情(shǔ q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对某种情感或事物产生浓厚的感情,难以自拔。

通达(tōng dá)的意思:通达指的是心灵互通,思想理解得快而深入。

外道(wài dào)的意思:指邪恶的宗教、邪教或邪恶的人。

为真(wéi zhēn)的意思:真实无假,真相无疑。

五蕴(wǔ yùn)的意思:指人的身体和心灵所具备的五种方面的构成要素。

无作(wú zuò)的意思:没有行动或没有作为。

无上(wú shàng)的意思:极高、极大或极度,无可超越。

无取(wú qǔ)的意思:没有得到,没有获得

相如(xiàng rú)的意思:相貌酷似,如出一辙。

相击(xiāng jī)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互冲突、对抗的力量相遇、相撞。

邪见(xié jiàn)的意思:指错误的观点或见解。

虚假(xū jiǎ)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性、真相不符合实际情况,具有欺骗性质。

言说(yán shuō)的意思:说话必须真实可信,行动必须果断有力。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音(yī yīn)的意思:指只有一种声音,形容非常安静,寂静无声。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一切(yī qiè)的意思:表示全部、所有的事物。

一乘(yī chéng)的意思:指单个的车厢,比喻独自一人或孤立的状态。

音声(yīn shēng)的意思:声音、音响。

圆明(yuán míng)的意思:指思路清晰、观点明确,没有任何犹豫或迟疑。

真实(zhēn shí)的意思:真实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

真常(zhēn cháng)的意思:真实不变的常态。

众色(zhòng sè)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颜色。

诸根(zhū gēn)的意思:指一切根源、根本。

一切法(yī qiè fǎ)的意思:指各种法律、规定或办法。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出处
出自【宋朝代诗人释宗杲】的《偈颂十四首·其十三》,如需查看“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偈颂十四首·其十三》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上一句
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下一句
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诗句作者介绍

释宗杲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释宗杲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