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出自诗人弘晓的《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诗句出自《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  朝代:清   作者:弘晓

登高何必是重阳,上得山头枫叶黄。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落(bì luò)的意思:碧落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蓝天或苍穹。它常用来形容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枫叶(fēng yè)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离别或变化的迹象。

蛩语(qióng yǔ)的意思:指无言的语言,形容某种声音或言辞表达无法言说的深情。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空阔(kōng kuò)的意思:广阔无垠,辽阔无边

芦花(lú huā)的意思:芦花是指芦苇开花的样子,比喻人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

鹊噪(què zào)的意思:鹊噪是指喧闹嘈杂的声音,也比喻无事生非,制造纷争。

入微(rù wēi)的意思:指事物触及到最细微的地方,非常深入。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微茫(wēi m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微小模糊,难以辨认或理解。

夕照(xī zhào)的意思:太阳落山时的余晖,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人生的晚年时光。

遐方(xiá fāng)的意思:指遥远的地方或远方的方向。

遥观(yáo guān)的意思:从远处观察,不直接参与或干涉。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纵目(zòng mù)的意思:放眼望去,广泛观察或审视。

作雪(zuò xuě)的意思:指以自己的行为或言语来模仿或效仿别人,特指效仿别人的坏事。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出处
出自【清朝代诗人弘晓】的《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如需查看“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上一句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下一句
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诗句作者介绍

弘晓

清宗室,字秀亭。怡贤亲王胤祥子。袭怡亲王爵。嗜典籍,建藏书楼九楹,名“乐善堂”。乾隆间《四库》馆开,各地藏书家均进呈藏书,惟“怡府”未进呈,其中善本、珍本甚多。藏书钤有“怡府世宝”、“安乐堂藏书记”等印。卒谥僖。
弘晓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