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 出自诗人王士熙的《送虞伯生祭祠还蜀用袁待制韵》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
诗句出自《送虞伯生祭祠还蜀用袁待制韵》  朝代:元   作者:王士熙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

奉香暂别金銮去,题柱真乘驷马来。

祠罢汾阴迎汉鼎,路经骊谷吊秦灰。

归釐宣室须前席,不似长沙远召回。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汾阴(fén yīn)的意思:指忧虑、忧愁、沉闷的心情。

汉鼎(hàn dǐng)的意思:汉鼎是指汉代的铜鼎,也用来比喻国家的权力和尊严。

家山(jiā shān)的意思:家乡的山

金銮(jīn luán)的意思:指皇帝登基,即皇位的象征。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秦灰(qín huī)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御史台,也用来比喻权势熏天,官僚腐败的现象。

蜀道(shǔ dào)的意思:蜀道指的是通往四川的道路,也用来形容险峻难行的山路。

驷马(sì mǎ)的意思:指四匹马并驾驭,形容才能出众、技艺高超。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

宣室(xuān shì)的意思:宣扬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扬鞭(yáng biān)的意思:鞭子高举起来,代表骑马出发或开始行动。

召回(zhào huí)的意思:召回指召唤人或物回来。也可以表示撤销、取消某项决定或行动。

真乘(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的乘坐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出处
出自【元朝代诗人王士熙】的《送虞伯生祭祠还蜀用袁待制韵》,如需查看“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送虞伯生祭祠还蜀用袁待制韵》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下一句
奉香暂别金銮去,题柱真乘驷马来。
蜀道扬鞭旧险摧,家山遥认碧崔嵬。诗句作者介绍

王士熙

东平人,字继学。王构子。善画山水。英宗时为翰林待制。泰定帝时历官治书侍御史,中书参知政事。泰定帝死,被燕铁儿流远州。后为文宗起用,任江东廉访使,以南台御史中丞卒。
王士熙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