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那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酪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栖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东山有佳处,修竹临沧浪。
上下秀色中,木樨寄孤芳。
玉露后丛菊,先作万蕾黄。
置之婆娑杪,金钉澹荧煌。
或云仙人醉,披披绿罗裳。
随此小佩玦,散落天一方。
我来便酌酒,是否那能详。
但怪秋山老,犹有幽意长。
哦诗未得诗,已照明月光。
乐哉径酪酊,知在夫何乡。
岂非化蝴蝶,以梦栖其旁。
明朝整冠坐,开卷书亦香。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东山(dōng shān)的意思:指避难、躲藏。
孤芳(gū f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独自杰出、独树一帜。
蝴蝶(hú dié)的意思:比喻美丽的女子或者轻浮的女子。
佳处(jiā chǔ)的意思:指好处、优点、益处。
开卷(kāi juàn)的意思:指开始阅读一本书或翻开书籍的动作,也比喻开始学习或研究一门学问。
罗裳(luó cháng)的意思:形容衣袂飞舞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盛装华丽的服饰。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木樨(mù xī)的意思:形容花香味浓郁。
那能(nà néng)的意思:表示事情的发生或结果完全不可能或不可能实现。
佩玦(pèi jué)的意思:佩玦是指戴着玦瑶的佩饰,比喻人的品德高尚、仪表端庄。
披披(pī pī)的意思:
(1).飘动貌。《楚辞·九歌·大司命》:“灵衣兮披披,玉佩兮陆离。”《文选·潘岳<寡妇赋>》:“仰神宇之寥寥兮,瞻灵衣之披披。” 刘良 注:“披披,动皃。” 明 唐寅 《惜梅赋》:“县庭有梅株焉,吾不知植于何时,荫一亩其疏疏,香数里其披披。” 清 金农 《次看山驿》诗:“稊田米贱那得食,短后之衣风披披。”
(2).散乱貌。《楚辞·刘向<九叹·思古>》:“髮披披以鬤鬤兮,躬劬劳而瘏悴。” 王逸 注:“披披、鬤鬤,解乱貌也。” 宋 梅尧臣 《送王道粹学士知亳州》诗:“八月风渐高,木叶将披披。” 苏曼殊 《岭海幽光录》:“余与 张子 生逢斯世,有髮而不能保,月一薙之;无使其短而种种,长而披披,故 张子 以其秃为幸而颂之。”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散落(sàn luò)的意思:分散、分开并落下来
上下(shàng xià)的意思:上下表示范围或顺序,上指高处、前者或前侧,下指低处、后者或后侧。
是否(shì fǒu)的意思:用于疑问句中,表示对某种情况的确认或否定。
天一(tiān yī)的意思:指天下第一,最优秀的人或事物。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修竹(xiū zhú)的意思:指人品修养高尚,如同修剪整齐的竹子一般。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一方(yī fāng)的意思:一方指一个地区或一个人。
荧煌(yí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
幽意(yōu yì)的意思:幽深的情感和意义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照明(zhào míng)的意思:指照亮、照明,也可用来比喻启迪、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