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公同作社,散木自名园。
剩水鱼分族,归云鸟候门。
亭漪涵药圃,屋牖睹花源。
近向丹经注,柴桑短褐存。
支公同作社,散木自名园。
剩水鱼分族,归云鸟候门。
亭漪涵药圃,屋牖睹花源。
近向丹经注,柴桑短褐存。
柴桑(chái sāng)的意思:指人们生活贫困、艰苦的地方。
丹经(dān jīng)的意思:指红色的经书,比喻珍贵而难得的书籍或经典。
短褐(duǎn hè)的意思:指短而褐色的衣服。形容穿着朴素、简陋。
分族(fēn zú)的意思:指家族分裂、争斗。
公同(gōng tóng)的意思:共同的,一起的
归云(guī yún)的意思:指事物回归本源,恢复原状或原始状态。
名园(míng yuán)的意思:指著名的园林或美丽的景区。
散木(sàn mù)的意思:指木头散落或分散的状态。
水鱼(shuǐ yú)的意思:指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如鱼得水,适应自如。
云鸟(yún niǎo)的意思:比喻飞行速度快的鸟类,也用来形容人的行动迅速。
支公(zhī gōng)的意思:指出使人明白事理的人或事物。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