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出自诗人郑愔的《百舌》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诗句出自《百舌》  朝代:唐   作者:郑愔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舌(bǎi shé)的意思:形容能言善辩、口才极佳的人。

常则(cháng zé)的意思:指常常遵守的原则、准则或规范。

何烦(hé fán)的意思:何烦是一个四字成语,意为“为什么要麻烦自己”。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愿意做麻烦或费力的事情。

借问(jiè wèn)的意思:用借口问借,实际上是借机询问。

弄音(nòng yīn)的意思:指故意玩弄言辞,追求文字游戏,以取得一时的口舌之利。

鸣高(míng gāo)的意思:指声音高亢、响亮。

末俗(mò sú)的意思:指人品高尚,不受世俗之累。

无常(wú cháng)的意思:无常指事物的变化无常、不稳定,常常用来形容世事变幻莫测,人事无常。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出处
出自【唐朝代诗人郑愔】的《百舌》,如需查看“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百舌》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上一句
百舌鸣高树,弄音无常则。
借问声何烦,末俗不尚默。诗句作者介绍

郑愔

郑愔(?- 710)唐诗人。字文靖,河北沧县(属沧州)人。卒于唐睿宗景云元年。十七岁举进士。武后时,张易之兄弟荐为殿中侍御史,张易之下台后,被贬为宣州司户。唐中宗时,任中书舍人,太常少卿,与崔日用、冉祖壅等侫附武三思,人称“崔、冉、郑,辞书时政。”唐初流行《桑条歌》,其词有“桑条韦也”之句;明韦后妄图篡位,以《桑条歌》为其“受命”这证。愔迎合韦后之意,作《桑条乐词》十首进献,擢升史部侍郎。景龙三年(709)二月,升任宰相;六月,因贪赃贬为江州司马。翌年色结谯王李重福阴谋叛乱,预推重福为天子,愔自任右丞相不
郑愔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