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事结束,驾言入上都。
述职趋王会,宁辞涉远途。
羡君居此邑,发轫骋良图。
政甫逾期月,惠泽已全敷。
书生宰百里,黄白徯来苏。
宁静希单父,恬淡等菜芜。
朝天类化叶,入境方治蒲。
归来增秩后,夹道拥欢呼。
闻君事结束,驾言入上都。
述职趋王会,宁辞涉远途。
羡君居此邑,发轫骋良图。
政甫逾期月,惠泽已全敷。
书生宰百里,黄白徯来苏。
宁静希单父,恬淡等菜芜。
朝天类化叶,入境方治蒲。
归来增秩后,夹道拥欢呼。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朝天(cháo tiān)的意思:指向上延伸,直立而高耸。
单父(chán fù)的意思:指父亲独自抚养子女,没有妻子的情况。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欢呼(huān hū)的意思:高兴地呼喊或喜悦地欢呼。
黄白(huáng bái)的意思:指金银财宝或珍贵物品。
惠泽(huì zé)的意思:给予恩惠,施以恩泽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结束(jié shù)的意思:在作品或事物的最后关键部分做出精彩点睛的修饰或补充,使其更加完美。
来苏(lái sū)的意思:指人从死亡状态中恢复过来。
良图(liáng tú)的意思:指优秀的作品或杰出的人才。
宁静(níng jìng)的意思:指安静、平静、没有噪音或干扰的状态。
期月(jī yuè)的意思:指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相对较长的时间。
入境(rù jìng)的意思:指进入某个地方、环境或状态。
上都(shàng dōu)的意思:指皇帝定都或重要官员上任到首都。
涉远(shè yuǎn)的意思:涉足远方,指远行或涉及远方的事物。
述职(shù zhí)的意思:描述自己的工作情况,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和成果。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恬淡(tián dàn)的意思:恬淡指人的心情、性格或氛围平和、宁静、淡泊,不喜欢繁华喧嚣,追求简单、安宁的生活态度。
王会(wáng huì)的意思:指君主和臣下之间的互相尊重和互相依赖关系。
逾期(yú qī)的意思: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
远途(yuǎn tú)的意思:指旅途遥远,路程较长。也可用于比喻事情的进行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增秩(zēng zhì)的意思:增加官职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