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出自诗人苏轼的《听僧昭素琴》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诗句出自《听僧昭素琴》  朝代:宋   作者:苏轼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散我不平气,洗我不和心。

此心知有在,尚复此微吟。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按抑(àn yì)的意思:按照规定或要求去做,克制自己的情感或欲望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不和(bù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不和睦、不和谐、不协调的状态。

和心(hé xīn)的意思:指心地和善,待人友好,与人相处融洽。

究竟(jiū jìng)的意思:表示追求真相或事情的真实本质。

攫醳(jué yì)的意思:攫取别人的财物或权力。

妙声(miào shēng)的意思:指音乐、歌声等美妙动听的声音。

平气(píng qì)的意思:平静心情,保持冷静

微吟(wēi yín)的意思:轻声低唱的吟诵。

微妙(wēi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细小而精致,含有微妙之处,也指事物的变化或情感的微妙差异。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知微(zhī wēi)的意思:指能够洞察微小细节,触类旁通,从细微之处看出大问题。

至平(zhì píng)的意思:非常平稳、安定。

至和(zhì hé)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没有矛盾或争执。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出处
出自【宋朝代诗人苏轼】的《听僧昭素琴》,如需查看“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听僧昭素琴》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下一句
不知微妙声,究竟从何出?
至和无攫醳,至平无按抑。诗句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