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抱恒弗舒,徂年矧当急。
方兹感朝寒,忽复悲日入。
晏温岂无时,霜霰竟来集。
念之悟浮生,俛仰二毛及。
翕翕耻并趋,终然就孤立。
怀我同心人,兰章无废缉。
高卧思云林,世纷苦维絷。
发轫方自兹,多岐亦屡泣。
穷居守箪瓢,适远困簦笈。
已矣各勉旃,龙蛇有时蛰。
幽抱恒弗舒,徂年矧当急。
方兹感朝寒,忽复悲日入。
晏温岂无时,霜霰竟来集。
念之悟浮生,俛仰二毛及。
翕翕耻并趋,终然就孤立。
怀我同心人,兰章无废缉。
高卧思云林,世纷苦维絷。
发轫方自兹,多岐亦屡泣。
穷居守箪瓢,适远困簦笈。
已矣各勉旃,龙蛇有时蛰。
朝寒(cháo hán)的意思:指早晨的寒冷。
箪瓢(dān piáo)的意思:指简朴的生活方式或生活条件。
多岐(duō qí)的意思:多个分支或方向,多样化的选择或情况。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孤立(gū lì)的意思:孤立指的是处于孤独或独立的状态,与周围环境或他人相隔离。
居守(jū shǒu)的意思:指在固定的地方居住或守卫。
来集(lái jí)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进行某项活动或讨论。
兰章(lán zhāng)的意思:指美好的品德和才能。
龙蛇(lóng shé)的意思:指有权势和能力的人物,也用来形容权谋勾心斗角的场面。
勉旃(miǎn zhān)的意思:指勉力奋发,努力拼搏。
穷居(qióng jū)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居住条件差。
日入(rì rù)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黑了。也用来比喻人的生命终结或者事情的结束。
适远(shì yuǎn)的意思:适应远方的环境或情况。
世纷(shì fēn)的意思:指世间纷纷扰扰、纷乱不安的状态。
霜霰(shuāng xià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天气,也比喻严寒的环境或气氛。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维絷(wéi zhí)的意思:指保持纯洁、廉正的品德和行为,不受外界诱惑的人。
无时(wú shí)的意思:没有时候,表示没有时间的概念。
翕翕(xī xī)的意思:形容多人一起吃饭,和谐团结,亲密无间。
晏温(yàn wēn)的意思:形容气候温暖舒适,也可比喻人情和谐、和睦。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幽抱(yōu bào)的意思:形容情感深沉,内心郁结,无法释怀。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云林(yún lín)的意思:云林指的是茂密的树林,比喻人口众多的地方。
徂年(cú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年纪已经很大,接近临终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