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义推乡里,才华动搢绅。
六经常自醉,一室故安贫。
未觉蒲轮晚,俄悲薤露新。
他年儒学传,莫谓史无人。
行义推乡里,才华动搢绅。
六经常自醉,一室故安贫。
未觉蒲轮晚,俄悲薤露新。
他年儒学传,莫谓史无人。
安贫(ān pín)的意思:安于贫困,满足于贫困的生活状态。
才华(cái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非常出众,具有很高的才华和能力。
经常(jīng cháng)的意思:
[释义]
(1) (形)平常;日常。积肥是农民的经常工作。(作定语)
(2) (副)常常;时常(表示屡次发生)。大家经常交换意见。(作状语)
[构成]
并列式:经+常
[同义]
时常、常常
六经(liù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和《论语》的总称。也可泛指中国古代六部经典。
蒲轮(pú lún)的意思:指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或黄金年华。
儒学(rú xué)的意思: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 老子 者絀儒学,儒学亦絀 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 郇 ,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2).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自家 南家府 儒学生员 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 杨 讳 允 ,钦选 应天 淮安府 沭阳县 儒学正堂。”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他年(tā nián)的意思:他年指的是将来的某一年,一般用来表示将来的某个时刻或某个年份。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乡里(xiāng lǐ)的意思:指本乡本土的人,也可以泛指同乡、同地的人。
薤露(xiè lù)的意思:指深夜的露水,也用来比喻难得的机会或者好运。
行义(xíng yì)的意思: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