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严寒,木叶无多,争陨飘风。
百颗榴实,霜边坠紫,一棚枸杞,云里垂红。
妆点凄晨,流连卒岁,多少穷愁闭户中。
寒齑饭,但前村觅火,荒圃挑崧。平生淡泊为功。
愧无策谋生还未工。
且西园洒墨,研经读史,东郊习射,挟矢弯弓。
麟阁标名,燕颔封爵,只索殊恩属乃公。
偏多事,为伤时感遇,咄咄山翁。
时值严寒,木叶无多,争陨飘风。
百颗榴实,霜边坠紫,一棚枸杞,云里垂红。
妆点凄晨,流连卒岁,多少穷愁闭户中。
寒齑饭,但前村觅火,荒圃挑崧。平生淡泊为功。
愧无策谋生还未工。
且西园洒墨,研经读史,东郊习射,挟矢弯弓。
麟阁标名,燕颔封爵,只索殊恩属乃公。
偏多事,为伤时感遇,咄咄山翁。
闭户(bì hù)的意思:指关闭房门不出去,比喻不与外界接触,不愿与人交往。
标名(biāo míng)的意思:指明、标示。
策谋(cè móu)的意思:
(1).计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吾等为王养士,画其策谋,有利於国。”《周书·长孙澄传》:“十四从征讨,有策谋,勇冠诸将。”
(2).谋划。《后汉书·吕布传》:“将军宜与协同策谋,共存大计。”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或云 汉 代 刘向 以 战国 游士为之策谋,因谓之《战国策》。”
淡泊(dàn bó)的意思:指人心胸宽广,不贪求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
东郊(dōng jiāo)的意思:指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远离世俗、清心寡欲。
咄咄(duō duō)的意思:形容气势威严,态度强硬。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封爵(fēng jué)的意思:封爵是指古代帝王将功劳突出的臣子封为爵位,表彰其贡献和忠诚。
感遇(gǎn yù)的意思:指感受遇到的事物或情况,引发强烈的情感反应。
阁标(gé biāo)的意思:阁标是指官方文件、文件上的印章或标记。也用来形容言谈举止、文章作品中的痕迹或特征。
寒齑(hán jī)的意思:形容极度贫困、生活艰辛,也可用来形容食物简单粗糙。
枸杞(gǒu qǐ)的意思:枸杞是一种中药材,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食同源植物之一。在成语中,枸杞常用来形容人的心思狡诈、阴险狡猾。
麟阁(lín gé)的意思:指官方的文化机构或书院。
榴实(liú shí)的意思:指石榴果实饱满丰盛,比喻言辞或文章等内容丰富、充实。
流连(liú lián)的意思:停留、逗留
谋生(móu shēng)的意思:指为了生活而进行努力,谋求生计。
木叶(mù yè)的意思:指人的名声或事物的声誉,如同树叶一样轻飘飘,容易被风吹落,形容不牢固、不可靠。
乃公(nǎi g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地位高贵、尊贵。
飘风(piāo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劲急、猛烈。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穷愁(qióng chóu)的意思:形容极度贫穷和忧愁。
洒墨(sǎ mò)的意思:指用笔在纸上随意挥洒墨汁,比喻书法或绘画的技艺高超。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伤时(shāng shí)的意思:指因时机不对或时机已过而错失良机,从而遭受损失或失败。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时值(shí zhí)的意思:表示某个特定时间或阶段的到来。
殊恩(shū ēn)的意思:特殊的恩情、特别的恩德
弯弓(wān gōng)的意思:比喻准备行动,做好准备。
无多(wú duō)的意思:没有多余的,没有剩余的
无策(wú cè)的意思:没有办法或解决问题的方法。
西园(xī yuán)的意思:西园是一个古代的园林名,意指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严寒(yán hán)的意思:极端寒冷
一棚(yī pé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密集、拥挤的状态。
只索(zhǐ suǒ)的意思:只要索取。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卒岁(zú suì)的意思:年底,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