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身岂为病蹉跎,欲向柴门掩薜萝。
家近烟霞双草屩,江深风雨一藤蓑。
岷中客自能携酒,市里人今少和歌。
谁似二何高士传,琅琊秋色郁嵯峨。
乞身岂为病蹉跎,欲向柴门掩薜萝。
家近烟霞双草屩,江深风雨一藤蓑。
岷中客自能携酒,市里人今少和歌。
谁似二何高士传,琅琊秋色郁嵯峨。
薜萝(bì luó)的意思:指藤本植物的一种,比喻人或事物的形象美丽而娇嫩。
草屩(cǎo juē)的意思:指草鞋,比喻贫穷、卑微的生活状态。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二何(èr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互相争斗或争执不下的情况。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和歌(hé gē)的意思:
亦作“ 和哥 ”。 日本 的一种诗歌体。原有长歌和短歌之分,短歌附在长歌后面。后短歌单独发展,并取代长歌。长歌句数不限,五音句和七音句交替使用,再以七音句结尾。短歌每首五句,共三十一音,音节排列为五七五七七。现 日本 诗人所写和歌多为短歌。 郭沫若 《太戈尔来华的我见》:“在 日本 那种盆栽式的自然中,发生了 日本 的俳句与和歌。”
亦作“ 和哥 ”。1.应和他人之歌声而歌唱。《魏书·文成文明皇后冯氏传》:“ 高祖 帅羣臣上寿,太后忻然作歌,帝亦和歌。” 清 顾炎武 《赠钱行人邦寅》诗:“ 南徐 游歷地,儻有和歌辰。”
(2).指多人应和而重复吟唱的一节歌曲。 许地山 《暾将出兮东方》:“‘君不见--暾将出兮东方……’往后又跟着一节和歌:‘暾将出兮东方。’”
(3).指酬和的诗歌。 明 王世贞 《黄中贵园亭小燕》诗:“莫轻钱积破,带马赠和哥。”
琅琊(láng yá)的意思:琅琊是一个地名,意为美好的地方。在成语中,琅琊常用来形容气势恢宏、壮丽美好的景象。
里人(lǐ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也可以指内部人员。
乞身(qǐ shēn)的意思:指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而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市里(shì lǐ)的意思:指社会底层的百姓或市井小民。也指市井生活、市井风情。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