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馀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沈沈。
动息(dòng xī)的意思:停止活动或行动
和平(hé píng)的意思:
[释义]
(1) (名)基本义:指没有战争的状态。保卫和平。(作宾语)
(2) (形)温和;不猛烈。药性和平。(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和+平
[反义]
战争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可以(kě yǐ)的意思:表示事物具有某种能力或条件,可以实现某种行为或达到某种目的。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木性(mù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性格刚硬、不易改变。
鸟栖(niǎo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树上,比喻人在某个安全、稳定的地方居住或依附。
平气(píng qì)的意思:平静心情,保持冷静
群动(qún dò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动物群体一起活动或移动的景象。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沈沈(shěn shěn)的意思:形容非常沉重或深沉。
素琴(sù qín)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饰或装饰的琴,比喻人的才华和品德纯正,没有虚伪的外表。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恬澹(tián dàn)的意思:
亦作“ 恬憺 ”。同“ 恬淡 ”。清静淡泊。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恬憺无欲,志不在於仕;苟欲全身养性为贤乎?是则 老聃 之徒也。”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 魏文帝 称 干 怀文抱质,恬澹寡欲。” 清 冯桂芬 《常熟叔岩曾君墓表》:“君素恬澹,春官屡荐不中第,遂絶意进取。”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吾尝读 赫尔图门 之宗教哲学矣,其説曰,有恶根在必有善根,若恬憺无为者,其善根亦必断絶。”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心境(xīn jìng)的意思:指人的内心状态或情绪。心理的境界。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元化(yuán huà)的意思:指事物经过改革、改造或转化后变得更加完善、先进或高级。
正始(zhèng shǐ)的意思:指正当的开始或开端。
正声(zhèng shēng)的意思:指正确的声音或言论。
正始音(zhèng shǐ yīn)的意思:正始音是指最早的音乐、歌曲或乐曲,也指最初的声音。它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本或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