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 出自诗人唐顺之的《南征歌十二首·其十二》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
诗句出自《南征歌十二首·其十二》  朝代:明   作者:唐顺之

千群椎髻竞来王,声教南流尽越裳。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封疆(fēng jiāng)的意思:封疆是指古代帝王对功勋卓著的将领或官员进行封赏,使其在边疆地区担任守卫和管理职责。

贡献(gòng xiàn)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对社会、国家、组织等做出的有益的贡献。

来王(lái wáng)的意思:指人们争相效仿、模仿某人的行为或言语。

声教(shēng jiào)的意思:指以声音教导人们,通过言传身教来教育和启迪他人。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通贡(tōng gòng)的意思:相互进贡,互相交流贡献

文犀(wén xī)的意思:比喻书籍、文章等具有珍贵的价值。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椎髻(zhuī jì)的意思:椎髻指的是梳头发时用椎子梳理头发,比喻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思和检讨。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出处
出自【明朝代诗人唐顺之】的《南征歌十二首·其十二》,如需查看“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南征歌十二首·其十二》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上一句
千群椎髻竞来王,声教南流尽越裳。
但使文犀通贡献,不将铜柱隔封疆。诗句作者介绍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唐顺之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