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出自诗人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诗句出自《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  朝代:宋   作者:苏轼

小舟真一叶,下有暗浪喧。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未来宁早计,既往复何言。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为(hé wéi)的意思:指询问某事物的真正含义或定义。

既往(jì wǎng)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来宁(lái níng)的意思:来到宁静的地方,指远离喧嚣,寻求安宁。

明问(míng wèn)的意思:直接明确地提出问题,没有隐晦或含糊之处。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千重(qiān zhòng)的意思:指层层叠叠,重重叠叠的意思。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往复(wǎng fù)的意思:来回行走或进行的动作。

未来(wèi lái)的意思:指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早计(zǎo jì)的意思:早有预谋或计划。

真一(zhēn yī)的意思:真实不假,毫无虚假。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出处
出自【宋朝代诗人苏轼】的《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如需查看“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和陶饮酒二十首·其五》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上一句
夜棹醉中发,不知枕几偏。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下一句
嗟我亦何为,此道常往还。
天明问前路,已度千重山。诗句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