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作《礼乐》,谓矫世弊害。
秦皇焚《诗》、《书》,乃使民聋瞆。
宋祖设书馆,以礼罗措大。
吁嗟制艺兴,今亦五百载。
世儒习固然,老死不知悔。
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
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
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杻械。
英雄尽人彀,帝王心始快。
岂知流寇乱,翻出耰锄辈。
诵经贼不避,清谈兵既溃。
儒生用口击,国势几中殆。
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
三代学校亡,空使人材坏。
周公作《礼乐》,谓矫世弊害。
秦皇焚《诗》、《书》,乃使民聋瞆。
宋祖设书馆,以礼罗措大。
吁嗟制艺兴,今亦五百载。
世儒习固然,老死不知悔。
精力疲丹铅,虚荣逐冠盖。
劳劳数行中,鼎鼎百年内。
束发受书始,即已缚杻械。
英雄尽人彀,帝王心始快。
岂知流寇乱,翻出耰锄辈。
诵经贼不避,清谈兵既溃。
儒生用口击,国势几中殆。
从古祸患来,每在思虑外。
三代学校亡,空使人材坏。
百载(bǎi zǎi)的意思:百年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弊害(bì hài)的意思:弊病和危害。
不避(bù bì)的意思:不回避、不躲避
措大(cuò dà)的意思:指行为放纵、挥霍无度的人。
丹铅(dān qiā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画的墨迹或字迹红润明丽。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鼎鼎(dǐng dǐng)的意思:形容声名显赫、声势浩大。
翻出(fān chū)的意思:翻出是指找出、揭露、发现隐藏的事物或真相。
固然(gù rán)的意思:表示虽然承认一方的观点或事实,但同时也指出另一方的观点或事实同样存在。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国势(guó shì)的意思: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国家的力量和实力。
祸患(huò huàn)的意思:指灾祸和困难。
矫世(jiǎo shì)的意思:矫正社会风气,改变世人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尽人(jìn rén)的意思:尽力使人满意;竭尽所能为人做事。
精力(jīng lì)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力量和体力,也指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力。
寇乱(kòu luàn)的意思:指战乱、混乱的局势
劳劳(láo láo)的意思:劳累、辛苦。
礼罗(lǐ luó)的意思:礼貌谦和的样子或态度。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流寇(liú kòu)的意思:指在战乱时期逃亡、流窜的武装集团或盗匪。
虑外(lǜ wài)的意思:指对外界的情况、变化进行周密、深思熟虑的筹划和考虑。
秦皇(qín huáng)的意思:指秦始皇,形容统治者权力极大,威严无比。
清谈(qīng tán)的意思:指清雅、高尚的言谈交流方式。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三代(sān dài)的意思:指祖父、父亲和子孙三代人。
使人(shǐ rén)的意思:使人指的是某种行为或者事物能够让人产生某种感受或者影响人的心情。
使民(shǐ mín)的意思:使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幸福生活。
世儒(shì rú)的意思:指在世界上最有名望的儒家学者。
世弊(shì bì)的意思:指社会上存在的弊端、问题或不良现象。
受书(shòu shū)的意思:接受书籍。
束发(shù fà)的意思:将头发束起来,不散乱。
书馆(shū guǎn)的意思:指读书的地方,图书馆。
思虑(sī lǜ)的意思:思考和考虑问题。
谈兵(tán bī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经验或能力,却自以为是能够谈论或评论某种专业领域的事物。
五百(wǔ bǎi)的意思:指数量较大,形容数量众多。
虚荣(xū róng)的意思:自以为了不起,追求虚幻的荣誉和名声。
学校(xué xiào)的意思:学校是指为学生提供教育和培训的机构。它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交技巧的场所。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制艺(zhì yì)的意思:制作技艺高超。
周公(zhōu gōng)的意思:周公是指古代中国周朝的开国君主周公旦。在成语中,周公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公正无私,以及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