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 出自诗人董纪的《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二》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
诗句出自《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二》  朝代:明   作者:董纪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

鸮鸣何足怪,鹊噪未必喜。

日及夜方开,蜉蝣暮不死。

近观众物情,变灭无定理。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变灭(biàn miè)的意思:消失无踪,彻底灭亡

定理(dìng lǐ)的意思:指已经被证明并被广泛接受的数学、科学或哲学原理。

蜉蝣(fú yóu)的意思:蜉蝣是指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比喻人的一生的时间极其有限。

寡和(guǎ hé)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不融洽。

观众(guān zhòng)的意思:观看表演或活动的人群

聒耳(guō ěr)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嘈杂。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鹊噪(què zào)的意思:鹊噪是指喧闹嘈杂的声音,也比喻无事生非,制造纷争。

日及(rì jí)的意思:及时,赶得上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下里(xià lǐ)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也可以指深藏不露的本领或才能。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众物(zhòng wù)的意思:众多的事物;各种各样的物品。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出处
出自【明朝代诗人董纪】的《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二》,如需查看“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其二》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下一句
鸮鸣何足怪,鹊噪未必喜。
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诗句作者介绍

董纪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董纪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