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 出自诗人李攀龙的《寄怀余德甫·其一》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
诗句出自《寄怀余德甫·其一》  朝代:明   作者:李攀龙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

江通灌婴井,山到越王城。

何见非交态,难言一宦情。

大东千里月,石镜好同明。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东(dà d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规模、程度或力量很大。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交态(jiāo tài)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态度或表现。

难言(nán yán)的意思:形容难以言喻、难以表达的感受或情绪。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石镜(shí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用石头制成的镜子,用来比喻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东西。

王城(wáng chéng)的意思:指帝王所居住和统治的城池,也泛指权力中心。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千里月(qiān lǐ yuè)的意思:指月亮的光芒可以照亮千里之遥,比喻人的声誉、才能或事物的影响力能够传播到很远的地方。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出处
出自【明朝代诗人李攀龙】的《寄怀余德甫·其一》,如需查看“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寄怀余德甫·其一》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下一句
江通灌婴井,山到越王城。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诗句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李攀龙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