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4日(农历三月廿七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 出自诗人强至的《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予登阁久之欲题名屋壁守遂遽阻曰有榜谕恐得罪于邑大夫愿勿题又阁有韩玉汝赴洋州日留题诗板而书字犹新询于守遂曰前日韩将漕本道亦邑宰令写之诗也因感世态而作》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

洋州太守驻双轮,佳句曾留渭水春。

一纪却题关右节,二篇才出屋间尘。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

只道衣冠专世态,炎凉也属不毛人。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毛(bù máo)的意思:形容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庄稼;比喻事物没有成效,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

关右(guān yòu)的意思:关右是指中国古代的两个地区,关中和陇右。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地理位置偏远、人烟稀少的地方。

毫忽(háo hū)的意思:形容非常轻微的忽视或疏忽。

佳句(jiā jù)的意思:佳句是指优美的句子或诗句,具有艺术性和表达力。

毛人(máo rén)的意思:指战争中的士兵,也泛指平民百姓。

濡毫(rú háo)的意思:用湿毛笔写字,比喻笔力优美流畅。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世态(shì tài)的意思:指社会上的风气、道德观念以及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表现。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

县令(xiàn lìng)的意思:指官职较低的官员,也用来形容地位低下的人。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纪(yī jì)的意思:指一百年,也可以表示很长的时间。

只道(zhī dào)的意思:只知道、只认为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上一句
一纪却题关右节,二篇才出屋间尘。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下一句
只道衣冠专世态,炎凉也属不毛人。
濡毫忽听山僧语,题柱须防县令嗔。诗句作者介绍

强至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强至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