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
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
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
街衢日色薄,寂寞吏民对。
昔闻聚逋逃,据险亦可畏。
荒墟存黑灰,冶灶今则废。
怀哉古人心,建置岂无谓。
灵山自端居,岑山走一臂。
侧岭卧高原,城郭压肩背。
县门带场圃,榛莽杂芜秽。
街衢日色薄,寂寞吏民对。
昔闻聚逋逃,据险亦可畏。
荒墟存黑灰,冶灶今则废。
怀哉古人心,建置岂无谓。
逋逃(bū táo)的意思:指逃跑、逃亡。
场圃(cháng pǔ)的意思:指农田或庄稼地。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高原(gāo yuán)的意思:指海拔相对较高的广阔平坦地带。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荒墟(huāng xū)的意思:指草木丛生、房屋废弃、人烟稀少的废弃地方。比喻荒凉、冷落、无人问津的景象。
寂寞(jì mò)的意思:形容孤独、冷清,没有人陪伴或交流。
建置(jiàn zhì)的意思:
亦作“ 建寘 ”。1.扶植。《左传·昭公七年》:“吾子取 州 ,是免敝邑於戾,而建寘 丰氏 也。”
(2).建立;设置。《汉书·武五子传赞》:“后遂命将出征,略取 河南 ,建置 朔方 。”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夫树犹亲戚,土犹士民,建置不久,则轻下慢上。” 唐 柳宗元 《四门助教厅壁记》:“参明堂之政,原大教之极,其建置之道弘也。” 清 江上蹇叟 《通番之始》:“若其地理之分合,建置之沿革,则均不详也。” 郭沫若 《十批判书·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古时所谓‘国’本是等于部落的意思,所谓‘封建藩卫’也不过是建置大小不等的各种殖民部落而已。”
(3).建造;兴建。 唐 李翱 《与本使请停率修寺观钱状》:“若将兴之,是 苻融 、 梁武 皆为 仲尼 、 周公 也;若将废之,阁下又何患其尚寡,而復率其属合力建置之也?”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表》:“前知州 李詔 在任日,重修宣圣庙,建置学舍数十厦。”
(4).犹建树。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三:“ 宋 端平 间, 真西山 参大政,未及有所建置而薨。”
(5).设施。 明 唐顺之 《提督军务兼巡抚谢表》:“事体一同所职,而建置各有攸司。” 冯自由 《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然敝会同志无权无势,一切建置皆白地起造,无有凭借。”
肩背(jiān bèi)的意思:指受到责任或负担。
街衢(jiē qú)的意思:指街道上的巷子,形容繁忙、拥挤的场景。
据险(jù xiǎn)的意思:依靠险要地势进行防御或抵抗。
可畏(kě wèi)的意思:令人敬畏或可怕的;令人感到不可轻视的
吏民(lì mín)的意思:指官员和百姓,泛指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灵山(líng shān)的意思:灵山是指神奇的山峰,常用来形容地理环境极其优美,或者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日色(rì sè)的意思:指太阳的颜色,比喻光明和美好。
芜秽(wú huì)的意思:指草木丛生、杂乱不堪的景象,也用来形容事物混乱、腐败不堪。
无谓(wú wèi)的意思:毫无意义或价值,没有理由或目的。
县门(xiàn mén)的意思:指官员或知识分子在县级政府门下工作,形容地位低微、境遇卑贱。
一臂(yī bì)的意思:指单臂,形容某人能力非常强大,仅凭一只手臂就能完成某项任务。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