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山郡东,众泉觱发,然皆冽而不食。
丁丑岁六月,轼南迁过琼,始得双泉之甘于城之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异味。
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
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
名之曰泂酌,其诗曰: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
一瓶之中,有渑有淄。
以瀹以烹,众喊莫齐。
自江徂海,浩然无私。
岂弟君子,江海是仪。
既味我泉,亦哜我诗。
-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食(bù shí)的意思:指不适合居住或生存的地方。
常满(cháng mǎn)的意思:常常满足、常常得到满足。
丁丑(dīng chǒu)的意思:形容事物丑陋、不堪入目。
东北(dōng běi)的意思:指中国地理方位中的东北方向,也泛指边远、偏僻之地。
甘于(gān yú)的意思:甘于表示愿意接受或满足于某种情况或境遇,不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标。
庚辰(gēng chén)的意思:指时间过得很快,形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浩然(hào rán)的意思:形容气度宏伟,胸怀广阔,品德高尚。
合浦(hé pǔ)的意思:指两个地方、两个派别、两个势力等合并为一个,形成统一的力量。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南迁(nán qiān)的意思:指人们向南方迁徙或迁移。
岂弟(kǎi tì)的意思:岂弟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怎么会是弟弟呢?用来指责对方无理取闹、胡乱指责或无端猜疑他人。
琼山(qióng shān)的意思:琼山是指美丽而富饶的山岭,也比喻美好的家乡或者富饶的土地。在成语中,琼山常常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山郡(shān jùn)的意思:指山区地区或偏远乡村。
十七(shí qī)的意思:指十七岁的年龄,也可以泛指年轻人。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相去(xiāng qù)的意思:指两者之间的差距或距离。
异味(yì wèi)的意思:指与常态不同的气味。
议郎(yì láng)的意思:古代官员的职位,也指议事的人。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岂弟君子(qǐ dì jūn zǐ)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行或行为举止不像一个真正的君子,而更像一个小人。
挹彼注兹(yì bǐ zhù zī)的意思:挹,倒出;彼,那里;注,注入;兹,这里。意思是从那里倒到这里,形容一个地方的水源丰富。
- 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出处
- 出自【宋朝代诗人苏轼】的《泂酌亭诗?并引?》,如需查看“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泂酌亭诗?并引?》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 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上一句
- 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
- 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下一句
- 名之曰泂酌,其诗曰: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
- 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诗句作者介绍
- 苏轼诗词名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