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贤勤学道,道在无百里。
何论秀与顽,斯民皆赤子。
宁为质朴全,勿为狙诈使。
毋喜于近功,务几于上理。
酷吏不可为,俗吏亦云耻。
鸾凤所发轫,未尝非荆枳。
守官如守身,饮汝以吴水。
勉旃勖自今,期与古人齿。
昔贤勤学道,道在无百里。
何论秀与顽,斯民皆赤子。
宁为质朴全,勿为狙诈使。
毋喜于近功,务几于上理。
酷吏不可为,俗吏亦云耻。
鸾凤所发轫,未尝非荆枳。
守官如守身,饮汝以吴水。
勉旃勖自今,期与古人齿。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赤子(chì zǐ)的意思:指纯真无邪、忠诚坚贞的心。
发轫(fā rèn)的意思:
(1).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借指出发,起程。《楚辞·离骚》:“朝发軔於 苍梧 兮,夕余至乎 县圃 。” 朱熹 集注:“軔,搘车木也,将行则发之。”《淮南子·兵略训》:“故得道之兵,车不发軔,骑不被鞍。” 唐 杜甫 《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軔在远壑。” 明 徐霖 《绣襦记·结伴毘陵》:“赴京都,已发軔,亲友皆无贐。” 雷昭性 《中国立宪之观察与欧洲国会》:“譬诸行道,发軔即乖,虽追风追电,亦愈觉支离。”
(2).动用,动员。《尉缭子·兵谈》:“富治者,民不发軔,甲不暴出,而威制天下。”
(3).比喻事物的开端。 张彦远 《法书要录》卷九载 唐 张怀瓘 《书断下》:“兹又论夫文字发軔,牋翰殊出。” 金 元好问 《奉直赵君墓碣铭》:“万物并流,至君而止。司南圣涂,发軔伊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瑞云》:“此奴终身发軔之始,不可草草。”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我们的爱国运动和新文学运动何尝不是同时发轫的?”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 中国 立宪运动的具体的表现大约是发轫于戊戌政变。”
(4).犹发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诗》:“ 韩子苍 献 王将明 生日二十絶句,内一絶句云:‘万里青霄发軔时,驊騮絶足看奔驰。’” 明 郑若庸 《玉玦记·对策》:“绳枢贱贫,分柴桑终淹此身。一朝发軔,向枫陛躬逢湛恩。” 明 唐寅 《顾君满考张西溪索诗饯之故为赋此》:“功名发軔青云路,长愿存心在泽民。”参见“ 发迹 ”。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何论(hé lùn)的意思:何论意味着“为什么要讨论”或者“毫无疑问”。它常常用来表示某事情是不需要争论或者怀疑的。
几于(jǐ yú)的意思:几乎,差不多
近功(jìn gōng)的意思:指离成功只差一步之遥,形容非常接近成功。
酷吏(kù lì)的意思:指残暴、苛刻的官吏或治理者。
鸾凤(luán fèng)的意思:鸾凤是指传说中的两种神鸟,代表着美好的事物或优秀的人物。在成语中,鸾凤常用来形容夫妻之间的和谐、美好的关系。
论秀(lùn xiù)的意思:指人们在辩论或讨论中,通过展示才华和智慧来争取胜利或赢得尊重的行为。
勉旃(miǎn zhān)的意思:指勉力奋发,努力拼搏。
勤学(qín xué)的意思:勤奋学习,刻苦努力
守身(shǒu shēn)的意思:指保持身体健康,守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俗吏(sú l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官吏,形容官员贪污腐败、不廉洁。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质朴(zhì piáo)的意思:朴实无华,不加修饰,真实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