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出自诗人李之世的《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诗句出自《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  朝代:明   作者:李之世

连岗径回复,踰洞复深广。

吐欱通元气,峥嵘擘仙掌。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

泠然发长啸,罡风来飒爽。

青莎匝径繁,红蓼沿溪长。

访道憩松阴,礼磬来方丈。

禅关如可托,于此契幽赏。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关(chán guān)的意思:指心境安宁,没有烦恼和杂念。

长啸(cháng xiào)的意思:指高声长时间地吹口哨或吹号角等发出的声音

二仲(èr zhòng)的意思:指同一辈分的两个人中,排行第二的人。

访道(fǎng dào)的意思:指拜访名山大川,寻找道家的智慧和启示。

方丈(fāng zhàng)的意思:方丈是佛教寺院中的主持或住持的称号,也指寺庙的主要建筑物。

罡风(gā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威力强大。

寒流(hán liú)的意思:

[释义]
(1) (名)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
(2) (名)指寒潮。〈外〉日语。
[构成]
偏正式:寒(流
[例句]
寒流已过去。(作主语)
[反义]
暖流

红蓼(hóng l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气色红润、健康。

回复(huí fù)的意思:

[释义]
(1) (动)回答;答复(多指用书信)。给他的来信作个回复。(作宾语)
(2) (动)恢复(原状)。回复原形。(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回+复
[同义]
回答、答复

空石(kōng shí)的意思:指没有价值或者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

来方(lái fāng)的意思:来自某个方向或地方。

泠然(l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境宁静、冷静自若的样子。

流瀁(liú yǎng)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音激越。

嵌空(qiàn kōng)的意思:指隐蔽或隐藏,将某物或某人放在一个密闭或隐蔽的地方。

青莎(qīng shā)的意思:形容草木青翠蓬勃的样子。

飒爽(sà shuǎng)的意思:形容人的风姿、神态或行动洒脱、豪迈。

深广(shēn guǎng)的意思:形容广泛而深入。

石乳(shí rǔ)的意思:指石头上的乳状物,比喻虚假的东西。

松阴(sōng yīn)的意思:指林木茂盛的阴凉处,比喻宽敞明亮的房屋或环境。

同游(tóng yóu)的意思:一同游玩、同行旅游

仙掌(xiān zhǎng)的意思:指人的手掌纤细娇美,如仙人之手。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出处
出自【明朝代诗人李之世】的《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如需查看“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山中呈万益之刘平子用平子韵》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上一句
嵌空石乳垂,注壑寒流瀁。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下一句
崖欹袅自攀,葛弱扪可上。
同游有二仲,俱抱烟霄想。诗句作者介绍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李之世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