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有小暇,辟地时栽竹。
岂无草与花,偏爱此君独。
疏疏挺数竿,高可齐于屋。
遥拟碧成阴,定招云来宿。
风定妙香生,时闻静中馥。
幽韵杂松涛,支枕如听瀑。
片石斜置傍,妆点画半幅。
萧森官舍里,何异筼筜谷。
自公有小暇,辟地时栽竹。
岂无草与花,偏爱此君独。
疏疏挺数竿,高可齐于屋。
遥拟碧成阴,定招云来宿。
风定妙香生,时闻静中馥。
幽韵杂松涛,支枕如听瀑。
片石斜置傍,妆点画半幅。
萧森官舍里,何异筼筜谷。
辟地(pì dì)的意思:指开辟新的土地或领域。
此君(cǐ jūn)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非常突出、出众。
点画(diǎn huà)的意思:指细微、琐碎的工作。
公有(gōng yǒu)的意思:指公共利益高于个人私利,强调公众利益应当放在首位。
官舍(guān shè)的意思:官舍是指官员的住所,也可以用来比喻官员的地位和权力。
何异(hé yì)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妙香(miào xiāng)的意思:指香气扑鼻,香味浓郁。
偏爱(piān ài)的意思:有偏袒之心,对某人或某物有特别的喜爱或偏向。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疏疏(shū shū)的意思:稀疏、不密集;不紧密、不严密。
松涛(sōng tāo)的意思:形容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萧森(xiāo sē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没有人声喧哗的样子。
幽韵(yōu yùn)的意思:幽深的音韵。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自公(zì gōng)的意思:自公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指代自己公正廉明,没有私心私欲的行为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