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 出自诗人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其四》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
诗句出自《咏史二十一首·其四》  朝代:元   作者:刘基

周昌勇廷诤,子房善奇谋。

王陵抗高议,平勃终安刘。

经权两不废,道立知亦周。

煌煌东都士,节义明清秋。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

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流。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刘(ān liú)的意思:安全度过危险的时刻,平安无事。

谗佞(chán nìng)的意思:指用诽谤、谣言等手段陷害他人,迎合权贵,以求得宠幸的人。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都士(dōu shì)的意思:都士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指的是年轻的学子或士人。

高议(gāo yì)的意思:高度评议或讨论。

戈矛(gē máo)的意思:指戈和矛,泛指古代兵器,也用来比喻战争或军事力量。

煌煌(huáng huáng)的意思:形容光彩照人,辉煌壮丽。

交流(jiāo liú)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交换思想、信息、经验等。

节义(jié yì)的意思:指守节守义,坚守正道,不做违背道义的事情。

举足(jǔ zú)的意思:举起脚来。形容轻易举起脚步,行走自如。

抗高(kàng gāo)的意思:抵抗强大的力量或压力。

明清(míng qīng)的意思:明亮的清澈

佞巧(nìng qiǎo)的意思:指人言谈举止圆滑巧妙,善于迎合上意,以谄媚取宠的行为。

平勃(píng bó)的意思:

汉 代 陈平 和 周勃 的并称。两人都是 汉高祖 刘邦 的创业功臣,后又共平诸 吕 之乱。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甘罗 之悟 吕不韦 , 张辟强 之觉 平 勃 ,皆以十二龄。” 李轨 注:“觉悟 陈平 周勃 也。”《汉书·刑法志》:“夫以 孝文 之仁, 平 勃 之知,犹有过刑谬论如此甚也,而况庸材溺於末流者乎!”《晋书·魏咏之传》:“当衰 晋 陵夷之际,逆 玄 僭擅之秋,外乏 桓 文 ,内无 平 勃 ,不有雄杰,安能济之哉!” 宋 刘克庄 《鹊桥仙·答桃巷弟和篇》词:“不交 平 勃 ,不游 田 竇 ,也不朋他 牛 李 。” 清 方苞 《灌婴论》:“ 汉 之再世,诸 吕 作难,定天下、安 刘 氏者, 婴 也;而议者推功於 平 勃 。”

奇谋(qí móu)的意思:指出奇制胜,用奇特的计谋取得胜利。

世运(shì yùn)的意思:指世界的运行和变迁,也指人世间的命运和时运。

孰知(shú zhī)的意思:谁知道

廷诤(tíng zhèng)的意思:在朝廷上直言敢谏,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发声。

泫然(xuàn r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动时,柔和而清澈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的眼泪流出来的样子。

子房(zǐ fáng)的意思:指妻子的房间,也用来形容妻子的美貌。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出处
出自【元朝代诗人刘基】的《咏史二十一首·其四》,如需查看“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咏史二十一首·其四》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上一句
煌煌东都士,节义明清秋。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下一句
顾此悲世运,泫然涕交流。
孰知谗佞巧,举足触戈矛。诗句作者介绍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
刘基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