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 出自诗人晁迥的《心祷六符诗》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
诗句出自《心祷六符诗》  朝代:宋   作者:晁迥

恬和端洁及虚明,六妙均融道法成。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名(chuán míng)的意思:传播名声、声名远扬

道法(dào fǎ)的意思:

(1).道理法度。《管子·法法》:“明王在上,道法行於国,民皆舍所好而行所恶。”《荀子·致士》:“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韩非子·饰邪》:“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道法万全,智能多失。”
(2).遵循效法。《韩非子·难言》:“时称《诗》《书》,道法往古。”
(3).遵守法制。《管子·任法》:“圣君亦明其法而固守之;羣臣修通辐輳,以事其主;百姓辑睦,听令道法,以从其事。”《管子·任法》:“法不一,则有国者不祥。民不道法,则不祥。” 尹知章 注:“道,从。”
(4).道教的教义。 晋 葛洪 《神仙传·墨子》:“乃入 周狄山 ,精思道法,想像神仙。” 徐志摩 《天目山中笔记》:“在东方人,这出家是求情感的消灭,皈依佛法或道法,目的在一切自我痕迹的解脱。”
(5).道教的法术。 晋 葛洪 《神仙传·刘京》:“ 隆 合服之,得三百岁,不能尽其道法,故不得度世。”《水浒传》第七十回:“马步军兵回头看时,你我对面不见。此是 公孙胜 行持道法。”
(6).即佛法。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常以为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 尧 孔 ,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诸国来集,共遵道法。” 宋 范成大 《题记事册》诗:“划破虚空一剑閒,六根同转上头关。如今宴坐菴中事,政在凡夫道法间。” 明 冯梦龙 《量江记·母妻被逮》:“[贴]他二人初到,自未参讲道法。”
(7).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 茅盾 《子夜》十七:“她随侍老太爷十年之久,也不曾感到过这样温暖的抚爱。老太爷对待她始终就像一位传授道法的师父。”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你是留心道法的,你看红灯照的道法,是哪一派?”

端洁(duān jié)的意思:指言谈举止端正洁净,没有丝毫污点。

浪传(là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播迅速,广泛流传。

密契(mì qì)的意思:暗中约定的共同目标或秘密协议

求知(qiú zhī)的意思:渴望学习知识,追求知识的渴求。

恬和(tián hé)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态度温和,不争不吵。

虚明(xū míng)的意思:指表面上光明正大,实际上虚伪欺人。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出处
出自【宋朝代诗人晁迥】的《心祷六符诗》,如需查看“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心祷六符诗》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上一句
恬和端洁及虚明,六妙均融道法成。
愿考此祥皆密契,不求知己浪传名。诗句作者介绍
晁迥

晁迥

(948~1031)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人,后徙彭门。除右司谏,知制诰,判尚书刑部。后又献斧扆慎刑箴、大顺审刑无尽灯颂凡五篇。累官工部尚书,集贤院学士。时修礼文之事,诏令多出其手。屡请老,以太子少保致仕。迥善吐纳养生之术,性乐易宽简,服道履正,历官莅事,未尝挟情害物。真宗数称为好学长者。卒,谥文元。迥著有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卷,法藏碎金录十卷,及耆智馀书、随因纪述昭德新编各三卷,均《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晁迥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