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
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
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人言即心即佛,菩提无树前因。
本来色身是幻,何须身外传身。
儒有丁兰刻木,总是如见精神。
学佛因心求法,舍身何处寻真。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丁兰(dīng lán)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刻木(kè mù)的意思:指官员或吏员在工作中刻苦勤奋,努力为民众服务。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前因(qián yīn)的意思:指事情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结果的因素。
人言(rén yán)的意思:指别人的言论、议论。
色身(sè shēn)的意思:指人的外貌、容貌。也可指人的身体、肉体。
舍身(shè shēn)的意思:为了某种目的或信念,毫不顾惜自己的生命或身体。
身外(shēn wài)的意思:指超越个人私利,超脱尘世纷扰,追求高尚境界。
外传(wài zhuàn)的意思:指传播、宣扬某种事物或消息到外面去。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寻真(xún zhēn)的意思:寻找真理、追求真相
因心(yīn xīn)的意思:因为内心的原因;出于内心的愿望或意愿。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即心即佛(jí xīn jí fó)的意思:即心即佛,意为心与佛不分离,即心即佛的境界。表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将心与佛融为一体,心中有佛,佛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