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鸣琴吏,清时制锦才。
囊无金错剩,盘有水精堆。
近海云霞满,排衙鹤鹳来。
绨袍尊酒别,秋色不堪裁。
白日鸣琴吏,清时制锦才。
囊无金错剩,盘有水精堆。
近海云霞满,排衙鹤鹳来。
绨袍尊酒别,秋色不堪裁。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金错(jīn cuò)的意思:指金属制品的表面出现裂缝或断裂的现象。
近海(jìn hǎi)的意思:靠近海岸或海洋附近。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排衙(pái yá)的意思:指官府的衙门,也用来形容官员居住或办公的地方。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时制(shí zhì)的意思:
(1).指时节和制度。《诗·鄘风·定之方中序》:“ 文公 徙居 楚丘 ,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姓説之,国家殷富焉。” 孔颖达 疏:“既得其时节,又得其制度。”
(2).指当时的制度。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二章第一节:“他若 郑 人游於乡校,以詆毁时政,时制毫不禁之。”
(3).时令;季节。《孙子·计篇》:“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俞樾 《俞楼杂纂·著书馀料·<孙子·计篇>》:“时制,当读为时节。‘节’与‘制’一声之转。《国语·晋语》:‘夫祀,国之大节也。’ 韦 注:‘节,制也。’是其义亦相通。”
(4).谓送终之物需每一季度都有所添置。《礼记·王制》:“六十岁制,七十时制,八十月制,九十日脩。” 孙希旦 集解:“岁制者,谓送死之具,於每岁有所制也;时制,於每时有所制也;月制,於每月有所制也。六十已衰,始制为送死之具;至七十、八十,而所制弥备;至九十,又於所制者曰脩也。”后以“时制”借指七十岁。《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5).当代流行的文章体例。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古文公式》:“但 汪氏 不知文用古法,而公式必遵时制。”
水精(shuǐ jīng)的意思:指水中的精灵或精怪。
绨袍(tí páo)的意思:指贫穷,衣着破旧。
云霞(yún xiá)的意思:指云彩和霞光,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制锦(zhì jǐn)的意思:制作精美的锦缎。
尊酒(zūn jiǔ)的意思:尊敬对方,向对方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