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通幽境,梅山拥翠屏。
云栖禅榻古,月共佛灯青。
坛静藤花细,廊回柏影冥。
翻经蕉叶雨,归锡草堂星。
香坐僧梁燕,风交梵宇铃。
烹茶移石鼎,拂藓读碑铭。
无住惭空寂,何因养性灵。
世缘空物象,山色静仪刑。
落魄惊春柳,浮生亦水萍。
苦吟愁杜老,况别远公庭。
竹杖通幽境,梅山拥翠屏。
云栖禅榻古,月共佛灯青。
坛静藤花细,廊回柏影冥。
翻经蕉叶雨,归锡草堂星。
香坐僧梁燕,风交梵宇铃。
烹茶移石鼎,拂藓读碑铭。
无住惭空寂,何因养性灵。
世缘空物象,山色静仪刑。
落魄惊春柳,浮生亦水萍。
苦吟愁杜老,况别远公庭。
碑铭(bēi míng)的意思:碑文或铭文。用于纪念或表达某种思想、价值观或感慨的文字。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翠屏(cuì píng)的意思:形容山色、树木等呈现出翠绿色,景色美丽。
灯青(dēng qīng)的意思:形容灯光明亮而柔和。
翻经(fān jīng)的意思:指对经书进行翻阅、研读。
梵宇(fàn yǔ)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庙宇或寺庙。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公庭(gōng tí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也可用于比喻公正的审判和公正的法律程序。
何因(hé yīn)的意思:为什么;因何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惊春(jīng chūn)的意思:形容春天来临时,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给人以惊喜之感。
空寂(kōng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空荡无人的状态。
苦吟(kǔ yín)的意思:指苦苦思索、默默忍受痛苦,用以形容人在困境中孜孜不倦地思考、努力。
梁燕(liáng yàn)的意思:比喻人的一举一动或言行举止非常轻盈、灵活。
落魄(luò pò)的意思:形容生活困顿、境况不佳。
梅山(méi shān)的意思:梅山是指梅花开放的山岭,比喻人的才情或品行超群出众。
烹茶(pēng chá)的意思:烹茶是指煮茶,也用来形容对待事物细致入微,认真细心。
栖禅(qī chán)的意思:指修行者在修禅时,身心完全融入到禅定中,达到极致的安宁和宁静状态。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世缘(shì yuá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也可指两个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石鼎(shí dǐng)的意思:指坚固、稳定的基础或根基。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
无住(wú zhù)的意思:指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栖身之处。
性灵(xìng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或灵性。
养性(yǎng xìng)的意思:培养和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
仪刑(yí xíng)的意思: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刑罚。
幽境(yōu jìng)的意思:指偏僻、幽静的地方,也可以指险要的地方。
远公(yuǎn gōng)的意思:指离家远行的人。
云栖(yún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云中,比喻人的居住地高而险峻。
竹杖(zhú zhàng)的意思:竹子制成的杖,比喻倚仗的事物或依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