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
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
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楚天宿雨才收。
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
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
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菊蕊香浓,拒霜红浅,十分妆点残秋。
恨朱颜不返,好事都休。
登高又近重阳节,想故人、落帽风流。
如今安在,孤飞雁影,应向南州。楚天宿雨才收。
怕湘兰沅芷,一例生愁。纵随群鸡鹜,粒稻难求。
漂零何似归来好,有白衣、送酒盈瓯。
萸囊纫罢,喜无风雨,同上层楼。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残秋(cán qiū)的意思:指秋季接近尾声,天气渐冷,景色逐渐凋零的时候。
层楼(cé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层次众多,也用来比喻事物丰富多样。
楚天(chǔ tiān)的意思:指楚国的天子,也泛指君主或统治者。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好事(hǎo shì)的意思:指好的事情,有益的行为或积极的结果。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鸡鹜(jī w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本领高强,非常厉害。
拒霜(jù shuāng)的意思:拒绝接受别人的帮助或援助,自己独立完成任务或解决困难。
例生(lì shēng)的意思:指具有典型或代表性的人物或事物的出现,给予了其他人启迪或榜样。
落帽(luò mào)的意思:指被人揭发或拆穿,使原本隐秘或欺骗的事情暴露出来。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漂零(piāo líng)的意思:漂泊流离,无所依托。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十分(shí fēn)的意思:非常、非常地
霜红(shuāng hóng)的意思:形容秋天植物受霜冻后的红色。
送酒(sòng jiǔ)的意思:指送酒款待客人,也指送别时以酒作为礼物。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同上(tóng shàng)的意思:与上述相同或相似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阳节(yáng jié)的意思:阳节是指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节气,也用来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兴旺繁荣的状态。
一例(yī lì)的意思:指同类事物中的一个例子或一个典型情况。
萸囊(yú n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思想深奥,言辞难以捉摸。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重阳节(chóng yáng jié)的意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被称为“老人节”,是为了尊敬和祝福老年人而设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