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摇曳柳依稀,有客都门赋式微。
题柱未酬司马志,还家且着老莱衣。
白云千里关情切,锦鲤三春入馔肥。
伫看亨衢堪骋步,一鞭忙着莫相违。
东风摇曳柳依稀,有客都门赋式微。
题柱未酬司马志,还家且着老莱衣。
白云千里关情切,锦鲤三春入馔肥。
伫看亨衢堪骋步,一鞭忙着莫相违。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骋步(chěng bù)的意思:指放松自如地行走或奔跑。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都门(dōu mén)的意思:指朝廷、官府。也用来形容权力、地位高的人。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亨衢(hēng qú)的意思:亨通畅达的道路
还家(huán jiā)的意思:指离开家乡一段时间后归来。
锦鲤(jǐn lǐ)的意思:形容稀有而美好的事物或人
莱衣(lá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破衣烂衫。
老莱(lǎo lái)的意思:指年纪大、经验丰富的人。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情切(qíng qiē)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情感情非常深厚,情感强烈。
三春(sān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三个月,比喻事物兴盛的时候。
式微(shì wēi)的意思:指权势、地位、影响力等逐渐衰落、减弱。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题柱(tí zhù)的意思:
(1).见“ 题桥柱 ”。
(2).相传 东汉 灵帝 时, 长陵 田凤 为尚书郎,仪貌端正。入奏事,“ 灵帝 目送之,因题殿柱曰:‘堂堂乎张, 京兆 田郎 。’”见 汉 赵岐 《三辅决录》卷二。后遂以“题柱”为称美郎官得到皇帝赏识之典。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 魏侯 之见 刘廙 ,不觉敛容; 汉 主之观 田凤 ,遂令题柱。”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清晨伏奏,几承题柱之恩;閒夜洁斋,惟有张灯之宿。” 唐 钱起 《和王员外雪晴早朝》:“题柱盛名兼絶唱,风流谁继 汉 田郎 。” 明 何景明 《送高子登赴试》诗:“题柱名千里,登臺策万言。”
(3).谓题写楹联。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 埴 先太常一生俭约,始终不渝。于庭前题柱以示后人云:‘俭于己,可以不求于人;俭于官,可以不取于民。’”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摇曳(yáo yè)的意思:摇动、摆动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着莫(zhe mò)的意思:
(1).捉摸。 元 杨朝英 《殿前欢·和阿里西瑛韵》曲:“乐天知命随缘过,儘自婆娑,任风涛万丈波,难著莫。”
(2).撩拨;沾惹。 唐 郑谷 《梓潼岁暮》诗:“酒美消磨日,梅香著莫人。”
(3).折磨;捉弄。 唐 李九龄 《过相思谷》诗:“正被离愁著莫人,那堪更过 相思谷 。”
(4).犹着落。 宋 邵雍 《洛阳春吟》:“多少落花无著莫,半随流水半随风。” 元 杨朝英 《殿前欢·和阿里西瑛韵》曲:“浮云富贵待如何。闲时膝上横琴坐,半世磨陀。待为□□甚么?无著莫,把世事都参破。”
(1).捉摸。 宋 邵雍 《洛阳村吟》:“多少落花无着莫,半随流水半随风。”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他不想结姻缘想甚么?到如今难着莫。” 王季思 校注:“着莫即捉摸。难捉摸,谓事变莫测也。”
(2).引惹;牵缠。 金 宋九嘉 《酴醿菊》诗:“酴醿风味醺人醉,着莫东篱爱酒翁。”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二折:“怎禁他带天香着莫定龙衣袖。”
(3).折磨;捉弄。 元 乔吉 《一枝花·私情》套曲:“起初儿着莫喒,假撇清面北眉南,实怕儹红愁緑惨。”
(4).约莫。 元 姬翼 《武陵春》词:“醉眼朦朧望碧空,着莫辨西东。”
伫看(zhù kàn)的意思:伫立观望、长时间地站着看。
老莱衣(lǎo lái yī)的意思:指衣服陈旧破烂,形容年代久远,过时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