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3日(农历三月廿六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名句大全 >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出自诗人李曾伯的《挽别大参·其二》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诗句出自《挽别大参·其二》  朝代:宋   作者:李曾伯

早年公已阿戎知,几与征西履屐随。

百六椽间无足纪,二三子侧每相思。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

(1)
诗句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阿戎(ā róng)的意思:指人们对于权势、财富、地位等事物的追逐和向往。

百六(bǎi liù)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履屐(lǚ jī)的意思:穿着木屐。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苕溪(tiáo xī)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无足(wú zú)的意思:没有足够的能力或条件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早年(zǎo nián)的意思:指某人的年轻时期或早期阶段。

哲人(zhé ré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重来(chóng lái)的意思:重新开始,重新尝试

二三子(èr sān zǐ)的意思:指年轻人,特指年轻小伙子。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出处
出自【宋朝代诗人李曾伯】的《挽别大参·其二》,如需查看“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诗文诗句的赏析、翻译、注释等详细资料,可以进入诗词《挽别大参·其二》详情页面进行查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上一句
重来荆渚平生若,宁复苕溪一见之。
哀此哲人今已矣,诗兮岂但哭吾私。诗句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诗词名句欣赏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