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学以为己。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仕以行义,止以远耻。世衰道微,岂复知此。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万马并驰,孰能独立。
始虽弗急,后亦汲汲。我思崔公,涕泗横集。
古之君子,学以为己。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仕以行义,止以远耻。世衰道微,岂复知此。
蚩蚩始学,青紫思拾。万马并驰,孰能独立。
始虽弗急,后亦汲汲。我思崔公,涕泗横集。
并驰(bìng chí)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同一方面具有同等的优势或成就,平分秋色。
蚩蚩(chī chī)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无精打采、懒散无为。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横集(héng jí)的意思:指人才、技能等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汲汲(jí jí)的意思:形容非常急切、急迫。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可行(kě xíng)的意思:指某种行动或计划有可能成功或实施的意思。
青紫(qīng zǐ)的意思:形容颜色青绿或深紫色。
涕泗(tì sì)的意思:形容流泪如雨,泪水横流。
我思(wǒ sī)的意思:指自己思考,有所觉悟。
行义(xíng yì)的意思:
躬行仁义。 汉 刘向 《说苑·指武》:“纵马 华山 ,放牛 桃林 ,示不復用。天下闻者咸谓 武王 行义於天下,岂不大哉。”《后汉书·鲁恭传》:“今边境无事,宜当修仁行义,尚於无为,令家给人足,安业乐产。”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老乡,你一行义,可真几乎把我的饭碗敲碎了。”
(1).品行,道义。《荀子·礼论》:“礼者,断长续短,损有餘,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史记·酷吏列传》:“始 汤 ( 张汤 )为小吏时,与钱通。及 汤 为大吏, 甲 ( 田甲 )所以责 汤 行义过失,亦有烈士风。” 清 袁枚 《新齐谐·陈圣涛遇狐》:“喜君行义甚高,开我之箱,分文不取,亦足敬也。”
(2).指履历,事迹。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九:“予即爱其( 韦应物 )诗,因考次其平生行义官阀,皆有凭藉始终,可概见如此。” 清 曾国藩 《广东嘉应州知州刘君事状》:“谨具歷官行义,牒付史馆,俾传循吏者采览焉。”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