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德经(dé jīng)的意思:
道德的法则,标准。
解释(jiě shì)的意思:
[释义]
(1) (动)分析阐明(基本义)。有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人类社会现象才得到科学的解释。(作宾语)
(2) (动)说明某事的含义、原因、理由等。解释误会。(作谓语)
[构成]
并列式:解+释浪说(làng shuō)的意思:形容说话轻率、不负责任,没有根据或依据。
妻儿(qī ér)的意思:指妻子和子女,也指家庭。
青青(qīng qīng)的意思:青色的、绿色的、年轻的。
若为(ruò wéi)的意思:如果成为、如果是
萧斋(xiāo zhāi)的意思:指人居住的地方简陋,没有豪华装饰,也可形容人生活简朴。
竹青(zhú qīng)的意思:指竹子的颜色青翠欲滴,形容竹子的色泽鲜艳美丽。
道德经(dào dé jīng)的意思:指引人们行为准则的经典文献
- 翻译
- 别再说什么想家我不信,独自在书斋静对翠竹清影。
如何排解对妻子孩子的思念,只有读遍李翱的《道德经》。
- 注释
- 浪说:无谓地说。
思家:想念家人。
不我听:不相信我的话。
萧斋:寂静的书斋。
闲对:悠闲地面对。
竹青青:青翠的竹子。
若为:如何。
解释:排解。
妻儿念:对妻子和孩子的思念。
读尽:读遍。
栾城:指唐代文学家李翱,号栾城子。
道德经:《道德经》,道家经典著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轼字苏洵,别号东坡居士)的一首作品,名为《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三》。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
“浪说思家不我听”,表达的是诗人在异乡听到别人谈论家乡时,不忍心去聆听,因为这会激起他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这里,“浪说”指的是流传或闲聊中提及家乡的事物,而“不我听”则是诗人自我安慰或避免痛苦的一种方式。
“萧斋闲对竹青青”,则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处书房,面对窗外竹林的静谧景象。这里,“萧斋”指的是清风徐来的书房,而“闲对”则是悠闲地面对着这片绿意盎然的竹子。“竹青青”不仅形容了竹子的颜色,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
最后两句,“若为解释妻儿念,读尽栾城道德经”,则是说如果要解释对妻儿的思念,就如同要读完全部的《老子道德经》一样,这里借用“读尽”来形容思念之深且广。这里,“若为解释”表达了一种假设,而“妻儿念”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牵挂。“栾城道德经”指的是《老子道德经》,这部儒家重要典籍在此被用来形容广博且难以穷尽,暗示着对家庭之情感之复杂与丰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温馨的人间情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崇尚道家哲学的个人品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