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韵·其一》
《和韵·其一》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珍重骚人和言句,玉缸真若映瓷罂

海棠红点春风里,更约相从酒数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瓷罂(cí yīng)的意思:指形状美好的瓷器,比喻美好的容器或容器中的美好事物。

从酒(cóng jiǔ)的意思:指酒后失去理智,言行不当。

海棠(hǎi táng)的意思:指美丽而短暂的事物或景象。

和言(hé yán)的意思:和谐的言辞,友好的言语

人和(rén hé)的意思:和睦相处,人际关系融洽。

骚人(sāo rén)的意思:形容言行轻佻、放荡不羁的人。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言句(yán jù)的意思:言辞、语句

玉缸(yù gāng)的意思:比喻美好的事物受到了玷污或破坏。

珍重(zhēn zhòng)的意思:对某人或某物非常重视,非常珍贵,十分关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和韵(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珍重骚人和言句”,诗人以“骚人”自指,表达了对前人诗歌的敬重与学习之意。“和言句”则暗示了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体现了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谦逊态度和开放心态。

次句“玉缸真若映瓷罂”,通过将“玉缸”与“瓷罂”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出一种纯净、高雅的美感。这里不仅赞美了器物本身的美,也隐喻了诗人追求的高洁情操与艺术境界。

第三句“海棠红点春风里”,以“海棠”作为春天的象征,通过“红点”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体验融合,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春风拂面、海棠花绽放的美好瞬间。

最后一句“更约相从酒数行”,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美好时光的愿望。通过邀请友人一同饮酒,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人际情感,传递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生活美的欣赏与对友谊的珍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春暮宾于招饮安庙花园即席叠前归字韵

园林犹是昔人非,赖有知交补化机。

小会亲朋文字饮,偶联诗句水云飞。

登龙几辈推韩望,画虎连年合马讥。

屈指郎君新杏宴,群占吉兆折花归。

(0)

三月二十六日与共甫偕吴门吴憩堂游云栖,翌晨步江干转至虎跑寺,由湖上棹归·其四

鸡黍田家具,深林乐且住。

酡颜立茅檐,茶笋香处处。

有鸟忽呼归,我亦寻归路。

仄径出蚕丛,花港唤野渡。

买棹回峰前,好风为之御。

苏堤白沙堤,多少游人误。

香车络绎来,画船泛无数。

昨江今日湖,风景笑如故。

禅心与道心,至此一齐悟。

(0)

次韵送黼臣之吴门·其二

昔我吹箫地,临岐约略论。

夕阳荒寺梦,古塔旧巢痕。

梁庑空颜色,胥门乱晓昏。

寄声浣纱女,能有未归魂。

(0)

次韵复黼臣赠诗·其二

橐橐斋前听屐过,一庭皓月映藤萝。

阮生此日雄心减,平子当年作赋多。

坐对银缸閒漏刻,兴乘画棹到烟波。

好呼越酿欣同癖,驱我愁魔有酒魔。

(0)

哭犹子珩三首·其一

死生有定数,夭寿亦同理。

数尽寿而终,远客达乡里。

夭逝非其年,如行半途止。

半途可奈何,不复保乡梓。

田州百粤地,孤庙临漳水。

平生所娇爱,乃忍弃置此。

我梦无由见,啁啾杂蛮鬼。

生人语不通,死悲向谁是?

儿兮莫怨归,渠爷在交趾。

(0)

熙甫晓雨寄《丹桂》诗见示,因感子乔南行,即示二子

昨日山村雨,幽眠未起时。

侵帷寒乍觉,连夜晓还迟。

少别犹相忆,远愁宁得知?

无因逢铎使,空与二难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