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赵 山 人 归 旧 山 宋 /欧 阳 修 屈 贾 江 山 思 不 休 ,霜 飞 翠 葆 忽 惊 秋 。吟 抛 楚 畹 兰 苕 老 ,归 有 淮 山 桂 树 留 。聒 耳 春 池 蛙 两 部 ,比 封 秋 坞 橘 千 头 。嗔 条 怒 颖 真 堪 愧 ,莫 染 衣 尘 更 远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休(bù xiū)的意思:形容持续不断,没有停止或休息。
楚畹(chǔ wǎn)的意思:楚国的畹田,比喻人才辈出、英勇豪杰聚集之地。
翠葆(cuì bǎo)的意思:形容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聒耳(guō ěr)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嘈杂。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惊秋(jīng qiū)的意思:形容景色或音响极其美妙,令人感到震撼和惊叹。
兰苕(lán tiáo)的意思:指兰花和芋头,比喻品质高尚,出类拔萃。
两部(liǎng bù)的意思:指两个部门或两个团体之间的互相配合,相互依存。
屈贾(qū jiǎ)的意思:指因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被欺压而屈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尊严。
染衣(rǎn yī)的意思:染衣是指衣服被染上颜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染了不好的事物。
山思(shān sī)的意思:山思指思念故乡或远离故土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山桂(shān guì)的意思:指高山上的桂树,比喻高才贵德的人。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 注释
- 屈贾:屈原和贾谊,古代两位著名诗人。
翠葆:翠绿的树叶。
楚畹兰苕:楚国的园林,兰花。
淮山桂树:淮山的桂树,象征故乡或归宿。
聒耳:声音嘈杂,形容蛙声。
比封:比拟,形容数量众多。
嗔条怒颖:生气的枝条和新芽,形容生机盎然。
莫染衣尘:不要让尘世的污垢沾染。
远游:远离尘世的游历。
- 翻译
- 屈原和贾谊的才情令人思绪不断,秋霜飘落使翠绿的树叶忽然显出秋意。
在吟咏中,感叹楚国园林中的兰花已老去,期待着回归时能有淮山的桂树陪伴。
春天的池塘里蛙声嘈杂,秋天的山坞里橘子成千上万。
对于枝条和新叶的勃勃生机感到惭愧,决定不再让尘世纷扰影响,远离游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赵山人归旧山》。诗人通过对屈原和贾谊两位历史人物的联想,表达了对赵山人归隐之情的深深感慨。"屈贾江山思不休"一句,借古人之志,寓言赵山人对故土的眷恋与无尽的思绪。"霜飞翠葆忽惊秋"描绘出秋意渐浓的景象,暗示了时光易逝。
"吟抛楚畹兰苕老"中的"楚畹兰苕"象征高洁品格,而"老"字则透露出岁月的沧桑,暗示赵山人年华已逝,决定回归旧山。"归有淮山桂树留"进一步强调了归乡的决心,以淮山桂树的坚韧与持久,寓意赵山人的品格和归隐生活的期待。
"聒耳春池蛙两部,比封秋坞橘千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赵山人归处的宁静与丰饶,春日蛙鸣与秋日硕果,都展现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嗔条怒颖真堪愧"表达了诗人对赵山人选择的敬佩,同时也暗含对自己未能如赵山人般远离尘世的自责。
最后,"莫染衣尘更远游"劝诫赵山人保持清白,勿受尘世纷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深深祝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展现了欧阳修对人生选择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真挚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芝园
春生潇湘水,风鸣涧谷泉。
过雨花漠漠,弄晴絮翩翩。
名园上朱阁,观后复观前。
借问昔居人,岑绝无炊烟。
人生须富贵,河水清且涟。
百年共如此,安用涕潺湲。
蒋侯真好事,杖屦喜接连。
车载溪中骨,推排若差肩。
厌看孔壬面,丑石反成妍。
感君劝我醉,吾亦无间然。
乱我朱碧眼,空花坠便翾。
行动须人扶,那能金石坚。
爱君雷氏琴,汤汤发朱弦。
但恨赏音人,大半随逝川。
平生有诗罪,如痼不可痊。
今当痛自改,三衅复三湔。
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
我持玄圭与苍璧,以暗投人渠不识。
城南穷巷有佳人,不索宾郎常晏食。
赤铜茗碗雨斑斑,银粟翻光解破颜。
上有龙文下棋局,探囊赠君诺已宿。
此物已是元丰春,先皇圣功调玉烛。
晁子胸中开典礼,平生自期莘与渭。
故用浇君磊隗胸,莫令鬓毛雪相似。
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鸡苏胡麻留渴羌,不应乱我官焙香。
肥如瓠壶鼻雷吼,幸君饮此勿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