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雌时雄,时白时黑。
浮沈于物,而不胶于物者也。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名为《自作传神赞(其二)》。诗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人以“时雌时雄,时白时黑”来形容事物变化无常,暗示人生境遇的不确定性。接着,“不是徐翁异身,又非丰干指出”,表明这种变化并非偶然或外力所致,而是内在本质的自然流露。最后,“盖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浮沈于物,而不胶于物者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随波逐流但又不被事物束缚的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然物外、随性而为生活哲学的推崇。在诗中,诗人不仅赞美了这种生活态度的自由与洒脱,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复杂多变、难以把握的深刻洞察。
剥尽皮毛真实在,几年孤立小溪浔。
人来人去谁青眼,花落花开自苦心。
不是野夫同臭味,难教君子出山林。
巡檐日日窥生意,一朵先春直万金。
野径菊仍好,村垆酒亦嘉。
未应今日蕊,便是背时花。
心在家千里,身犹客九华。
官程难久驻,风雨暮山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