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烬未闻肠欲冷,卧薪何补事成陈。
心坚爱鼎我非贵,骨傲时妆众所嗔。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句“长吁终日竟何因”以长叹开篇,引出对人生困惑的探讨。接着,“日月应怜率土臣”一句,借日月之无情反衬出人间的悲欢离合,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燃烬未闻肠欲冷”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即使在困境中煎熬,也未能使心灵冷却,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卧薪何补事成陈”则通过历史典故,暗喻个人的努力与改变可能无法扭转既定的命运或历史的进程,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宿命感。
“心坚爱鼎我非贵,骨傲时妆众所嗔”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评价之间的冲突。他坚守内心的价值观,不为世俗所动,但这种坚持往往被世人误解和责难,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抗争的精神。
最后,“巳矣老农堪没世,忍称投阁大夫新”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传统士人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反思。他似乎在说,与其在官场中挣扎,不如选择一种更为自由、真实的生活方式,体现了对个人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独立人格的勇气。
兹因谋道来,不为看山新。
看山虽云新,图画犹昔人。
虚亭十日留,欲出凡几巡。
隔江树差差,俯槛波粼粼。
终藉席间语,乃涤胸中尘。
况兹篮舆行,攀崖陟嶙峋。
是知竹使符,不异邱壑身。
世人何不察,百伪嫌一真。
而我孤拙者,崎岖聿其轃。
话言听矻矻,书札胜频频。
先生今徐州,愚非欧阳陈。
庶因唱酬诗,牵联诏无泯。
黄岩崭绝人人居,徐岩蟠郁处士庐。
扁舟半载泊南岸,折梅看雪频携壶。
黄岩夹道松百株,风来迎送齐笙竽。
坛崩殿古黄冠癯,悬岩石刻墨可模。
徐岩触目多荒芜,啼啸往往纷鼪鼯。
废基断砌或有无,名字不复知谁渠。
闻君奉檄方受租,播糠眯目莫与娱。
作诗为君道何如,寻幽速遣从骑驱。
赋成孰寄当念吾,不用寒温枉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