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思云边树,供愁雨外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路(dào lù)的意思:指人生的道路、行进的方向,也可指事物的发展趋势。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纷华(fē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华热闹,纷繁华丽。
老大(lǎo dà)的意思:指某个团体或群体中的最高领导者,也可以指家庭中的长子。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役役(yì yì)的意思:形容身心疲惫,劳累过度。
一束(yī shù)的意思:指一束由多个相同物品或相似物品组成的东西,也可引申为一群人或一系列事物。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 翻译
- 在炎凉世事中忙碌奔波,漫漫人生路漫长无尽。
感受着岁月催人老去,经历着梦幻中的繁华世界。
思绪如云边的树木摇曳,愁绪寄托于雨后的花朵。
一生的书籍成束,走到哪里都能当作家。
- 注释
- 役役:忙碌奔波。
炎凉:世事冷暖。
悠悠:漫长无尽。
情怀:情感、心境。
老大:年岁渐长。
梦幻:梦境或人生的幻象。
纷华:繁华景象。
搅思:扰乱思绪。
云边树:远方的景色,象征思绪飘渺。
供愁:寄托愁绪。
生涯:一生的生活。
书一束:一生的积累或知识。
到处:无论何处。
即为家:随时随地都视为家。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开篇“役役炎凉态,悠悠道路赊”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和人生旅途的感慨。"役役"一词传达出一种不愿过于纠结与世俗琐事的情怀,而"悠悠道路赊"则是对漫长人生道路上的豁达态度。
接下来的“情怀知老大,梦幻阅纷华”两句,更深入地表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往昔美好却如同过眼云烟的梦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搅思云边树,供愁雨外花"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将自己的忧愁寄托于远方的云端和细雨中的花朵。
最后,“生涯书一束,到处即为家”则表达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哲学。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书相伴,便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这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是对传统“读书万卷行千里”的拓展,也是对“家”的另一种定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七言十二句赠驾部吴郎中七兄
四月天气和且清,绿槐阴合沙堤平。
独骑善马衔镫稳,初著单衣肢体轻。
退朝下直少徒侣,归舍闭门无送迎。
风生竹夜窗间卧,月照松时台上行。
春酒冷尝三数盏,晓琴闲弄十馀声。
幽怀静境何人别,唯有南宫老驾兄。
天马赋
若有龙兮,渥洼之子,荣河之孙。
产自月窟,来于大宛。
筋权奇而虎脊兮,肉磊磈而峰观。
精神变化不可测兮,上贯乎星房之垣。
朝发踪乎河济兮,晡没影乎昆崙。
虽有御勒不暇顾兮,彼舆隶其焉能援。
昔遭时之孔阨兮,伏皂枥而中颓。
随驽骀而并驾兮,又或骄逞而相欺。
啖刍菣而不饱兮,羌豆菽之可期。
轭盐车而登太行兮,路岧峣其险崎。
羲和迫而将晏兮,势苍黄而摧萎。
翩翩之伯乐兮,道安适而逢之。
泫然为子涕兮,尔何困乎此欷。
世贵贱之不分兮,信焉用夫骏为。
解剑佩以为质兮,吾将待子而西归。
欲扫空夫大漠之野兮,宁轹玄圃而腾崦嵫。
不然乘云蹑风载周穆而远览兮,造王母乎瑶池。
于是天马俯首喷沫,振鬣仰吁物固各有所遇兮,遇固各有时。
向微子之超越兮,骨委绝其谁知。
纵逸气之凌厉兮,独不为子而徘徊。
倘一试而遽舍兮,驾鼓车兮何悲。
伯乐复叹而为之歌曰:天马兮风騣,批竹耳兮夹镜瞳。
少不自见兮老愈工,嗟哉蹭蹬兮,吾知尔之为龙。
《天马赋》【元·陈泰】若有龙兮,渥洼之子,荣河之孙。产自月窟,来于大宛。筋权奇而虎脊兮,肉磊磈而峰观。精神变化不可测兮,上贯乎星房之垣。朝发踪乎河济兮,晡没影乎昆崙。虽有御勒不暇顾兮,彼舆隶其焉能援。昔遭时之孔阨兮,伏皂枥而中颓。随驽骀而并驾兮,又或骄逞而相欺。啖刍菣而不饱兮,羌豆菽之可期。轭盐车而登太行兮,路岧峣其险崎。羲和迫而将晏兮,势苍黄而摧萎。翩翩之伯乐兮,道安适而逢之。泫然为子涕兮,尔何困乎此欷。世贵贱之不分兮,信焉用夫骏为。解剑佩以为质兮,吾将待子而西归。欲扫空夫大漠之野兮,宁轹玄圃而腾崦嵫。不然乘云蹑风载周穆而远览兮,造王母乎瑶池。于是天马俯首喷沫,振鬣仰吁物固各有所遇兮,遇固各有时。向微子之超越兮,骨委绝其谁知。纵逸气之凌厉兮,独不为子而徘徊。倘一试而遽舍兮,驾鼓车兮何悲。伯乐复叹而为之歌曰:天马兮风騣,批竹耳兮夹镜瞳。少不自见兮老愈工,嗟哉蹭蹬兮,吾知尔之为龙。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967c66a19c369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