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海嗟难合,窥天亦浪云。
《塘西寺闻蛙》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塘西寺中青蛙鸣叫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首句“器小易彭亨”以比喻的手法,将小小的池塘比作容易产生共鸣的容器,暗示了青蛙叫声的清脆响亮。接着,“声连踸踔群”进一步描绘了青蛙叫声的连绵不绝,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声音所连接,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
“三更万籁息”一句,通过时间点的设定和“万籁息”的描述,强调了夜深人静的环境,为接下来的青蛙鸣叫提供了背景。而“两部一池分”则巧妙地将青蛙的叫声与池塘相联系,暗示了声音的来源,同时也暗示了声音的扩散与传播。
“语海嗟难合”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语言难以完全捕捉自然之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沟通存在某种局限性。“窥天亦浪云”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窥天”与“浪云”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奥秘的敬畏与探索的艰难。
最后,“寻无杜鹃处,得此不堪闻”两句,诗人以杜鹃鸟的啼鸣作为比较对象,突出了青蛙叫声的独特与难以忘怀。杜鹃鸟的啼鸣通常被赋予哀愁与离别的意味,而在这里,青蛙的叫声却以其清新与生命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成为难以忘怀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青蛙鸣叫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