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
《对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静谧与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素月澹盈盈”以“素月”点明月色的皎洁,“澹盈盈”则描绘出月光柔和而充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接着“凌波影乍生”,以“凌波”比喻月光在水面上轻轻掠过,生动地描绘出月光与水面相互映照的动态美,仿佛月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两句,将视线从水面上移至远处的关山,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怀。同时,“砧杵”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此处借指远方亲人可能正在忙碌或思念,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融入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两句继续描绘月夜下的景致,通过“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等意象,展现了月光下水面和船只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飘荡。
最后,“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孤独、忧郁的情感。在这里,“征人”不仅指远离家乡的旅人,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通过设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月夜下的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