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对月》
《对月》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素月盈盈凌波影乍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

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帆(bù fān)的意思:指船只展开帆,顺风行驶。比喻事情顺利进行,顺利达到目的。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凌波(líng bō)的意思: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轻盈灵活。

素月(sù yuè)的意思:指明亮而洁白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征人(zhēng rén)的意思:招募人才,征集人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的静谧与深沉,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素月澹盈盈”以“素月”点明月色的皎洁,“澹盈盈”则描绘出月光柔和而充盈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雅的氛围。接着“凌波影乍生”,以“凌波”比喻月光在水面上轻轻掠过,生动地描绘出月光与水面相互映照的动态美,仿佛月影在水中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关山一以望,砧杵几家鸣”两句,将视线从水面上移至远处的关山,表达了诗人眺望远方的情怀。同时,“砧杵”是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此处借指远方亲人可能正在忙碌或思念,通过这一细节,巧妙地融入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使得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两句继续描绘月夜下的景致,通过“箭浮”、“衣荇乱”、“镜漾”、“布帆轻”等意象,展现了月光下水面和船只的动态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绪的飘荡。

最后,“谁解征人怨,萧条此夜情”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自己内心孤独、忧郁的情感。在这里,“征人”不仅指远离家乡的旅人,也暗含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通过设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月夜下的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留别张锦溪老人

芦帘不下锦溪东,瘦绿肥红一万丛。

种豆诗吟山色里,换鹅经写水声中。

隐居绝似凌风鹤,过客还如踏雪鸿。

明日一帆江上挂,相思千里暮云空。

(0)

喜仙裳先生过访

柴门常自掩,有客叩方开。

因得支公语,遥知叔度来。

风高披竟日,情洽竟忘杯。

独愧东林远,相携去复回。

(0)

华亭杂感·其一

木落霜清白苎城,暮砧才动旅魂惊。

揽衣力尽秋星影,访旧听残邻笛声。

画手有神同鹤瘗,诗坛无主散鸥盟。

青溪一曲红桥路,今日何人肯好名。

(0)

客中寒食

漫道出门好,出门剧可怜。

禁烟寒食节,疏雨杏花天。

有梦思乡里,无方扫墓田。

瀛洲知己在,我欲寄诗篇。

(0)

太平花

粉团黏住旧繁华,本穴徵祥竟共夸。

三十六宫春自好,年年开落太平花。

(0)

送春

春光此去欲何之,好向东风问后期。

币地绿阴啼鸟换,满庭风絮卷帘时。

遥看别路云千叠,且尽临歧酒一卮。

祇有落花不辞远,多情直送到天涯。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